近年来,新都区总工会在成都市总工会和新都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把服务基层、服务职工作为根本任务,把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加大工会阵地建设、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建设等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认真履行工会职能职责,在推动发展中凝聚职工力量,在服务大局中彰显工会担当,奋力谱写了新时代新征程新都工会工作新篇章。
坚持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忠诚践行初心使命,坚定扛起政治责任。
将党建引领作为重要抓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通过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线上线下宣传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广大职工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全区广大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五年来,共组织各类宣讲活动350余场。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工心向党 笃行奋进”、“廉洁文化诵读分享活动”、劳模工匠宣讲等系列活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五年来,建立职工驿站128个,其中全国“最美驿站”2个、省级“最美驿站”10个;建立职工书屋68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市级7个;建立职工心灵驿站27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0个;建立妈咪宝贝屋22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16家。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500余场;组织参加全国“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职工健身舞(操)比赛荣获二等奖。积极组织职工参加“点赞成都·我最喜欢的100个打卡地”“我要当主播 就卖成都货”职工互联网营销直播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举办的“天府工匠”挑战赛走进新都活动,为广大职工传承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注入了精神动力。承办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让新都在全国范围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都区总工会代表队荣获全国职工健身舞(操)比赛二等奖
坚持服务产业发展大局,有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激发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热情。
持续以“新工赛场”为平台,围绕全区重大项目和重点行业,大力开展职工群众性创新性活动。制定完善《新都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管理办法》,以师带徒传承工匠技艺,为企业创新、人才培育夯实基础。五年来,举办市级一类大赛2项,二类大赛45项,岗位练兵、技术比武2300余场,参与企事业单位1500余家,覆盖职工9万余名;获评市级一类大赛奖项32个、成都市技术能手46人;收集合理化建议1万余条,开展技术革新320项;创建市、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2个;选树市级“百佳”职工创客明星15名。
构筑多级联动、梯次培育、多层推荐的劳模工匠培育体系,大力推进劳模工匠选树培育,推动全区人才高质量增长。五年来,培育“四川工匠”8名,“成都工匠”195名,“香城工匠”500名,“成都工匠”2023年获评人数位列全市第二。先后涌现全国劳模1人、省劳模6人、市劳模4人,市级模范单位1个,市级模范集体(班组)3个,全国、省、市五一劳动奖状8个、奖章42个,1名工匠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计划。
“成渝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2023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新都区智能制造技能(邀请)赛
实施“匠才宠爱”行动,营造崇尚工匠、关心工匠、爱护工匠的社会氛围。五年来,通过落实“工匠礼遇十条”、在公交站台投放宣传海报、组织劳模工匠中超观赛、绿道骑行、工匠沙龙等方式,进一步彰显劳模工匠荣耀。2023年,新都区4名劳模工匠荣耀担任大运火炬手,3名当选省工代会代表。
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在新都举办
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全区工会组织“建转活”,形成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良好改革局面。
以聚焦问题、夯实基层、服务职工、提升效能为导向,着力以健全组织体系、优化机构设置、转变工作职能,建立完善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管理等措施,推动各级工会服务大局、服务职工能力显著增强;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基层工会,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基础不断夯实。五年来,共计30人次机关干部赴基层开展蹲点工作,协助解决基层问题62个。
实施工会组织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百日攻坚行动,深化“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最大限度扩大工会组织覆盖。新建新就业形态群体工会组织141家,会员3.1万余人;评星定级参与率达90%以上,其中镇(街道)、产业园定级实现全覆盖;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1家、全国模范职工之(小)家1家、省级7家、市级82家、区级180家。
强化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系统推进工会干部教育培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职工维权帮扶、基层工会经费管理等作为学习培训重点内容,采取集中培训、单项业务培训等形式,不断提升工会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五年来,培训各级工会干部1400余人次。
坚持健全完善服务机制,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聚焦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多渠道依法维权、广维度帮扶服务,持续擦亮“四季送”服务品牌。五年来,线上线下开展“春送岗位”60余场次,服务用人单位1700余家,提供岗位8.3万余个;“夏送清凉”,慰问高温一线职工10万余名;“秋送助学”,帮扶建档困难职工19人;“冬送温暖”,慰问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返乡农民工等1200余名。做优“新工关爱”“新工赛场”品牌,承办“会聚良缘·职工婚恋”全国工会职工交友联谊活动1场,开展单身青年职工联谊活动11场;开展职工子女“托管”班10期;突出新就业群体关爱,2024年成功承办四川省货车司机集中入会暨关爱服务清单发布仪式。
四川省货车司机集中入会暨关爱服务清单发布仪式在新都区举行
全国工会职工交友联谊展示活动暨四川省成都市总工会2023年联谊活动新都会场活动
以服务职工为牵引,将职工阵地建到镇(街道)、产业园区,建到企业,让工会服务直达基层、直达职工;聚焦职工多元需求,不断优化职工服务内容,将解决户外劳动者群体歇歇脚、充充电等急难愁盼问题及入会宣传、职工维权、文体活动等工作作为驿站常态化服务项目,让职工驿站真正成为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暖心新阵地。五年来,累计服务职工近150万人次。
聚焦劳动关系领域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化解,深化企业民主管理提质扩面、职工依法维权、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排查等专项行动,不断巩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成果。五年来,全区3家企业获得四川省厂务公开先进单位荣誉称号,5个企业班组获得四川省职工民主管理示范班组称号,18家企业获得成都市厂务公开先进单位和示范单位荣誉称号,198家企事业单位通过成都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化认定,其中41家单位通过A级达标认定;处理劳动纠纷案件93件,结案93件,职工满意率100%,挽回经济损失275万余元;一站式联处中心接待群众8473人次,接待法律咨询5694人次,受理登记劳动纠纷案10772件;开展劳动领域政治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发现风险点11个,实行销号管理11个,实现全部化解。2022年9月,成都市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授予“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工业园区”。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未来,新都区总工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担当作为、开拓进取,以踔厉奋发、守正创新的奋斗姿态,团结动员全区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成都都市圈北部中心建设的主战场,奋力书写新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