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已支持IPV6
踔厉奋发谱华章 | 金牛区:当好“娘家人” 筑好暖心“家”
来源:金牛区总工会      时间:2024-11-21

近年来,金牛区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主责主业、突出重点亮点。五年以来,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肯定和表彰,全国总工会多次实地调研指导,被四川省总工会列为成都市唯一的省级职工服务阵地“两化”建设试点单位。

图片106.png

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粟斌率队调研金牛区“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及职工阵地“两化”改革试点工作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持续深化职工思想引领

自觉接受党对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扛起工会组织政治责任,自觉把工会各项工作置于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健全完善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各项制度,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金牛区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工会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职工群众和工会工作遇到的重要问题,支持工会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在工会系统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持续深化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突出“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举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主题宣讲、“工心向党·笃行奋进”学思践悟、成都大运会专题宣讲等群众性宣教活动200余场次;组织开展“建功新时代·建设新金牛”职工春晚、“青春激昂·蓉漂相约·匠耀北城”五一特别颁奖典礼、“活力金牛·职工明星赛”等文体活动;“劳模工匠”进企业、进园区、进院校主题宣讲活动150余场;首届职工春晚网络观众达270万人次。各项活动累计服务职工群众突破800万人次,全区广大职工群众的荣誉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图片107.png

在国网四川超高压公输电检修中心开展“劳模工匠”进企业、进园区、进院校主题宣讲活动

全面加强工会系统党的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高质量推进金牛工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健全完善党建制度体系,坚持党建工作和工会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教育引导工会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等各项工作。持续加强工会党组织建设,由各街道(园区)党(工)委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各系统工会和直属工会的工会主席由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担任,进一步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深化“以案促改”警示教育,认真开展“传承三苏家风·涵育家国情怀”等廉政教育活动。与金牛区纪委监委建立联动审查制度,深入开展工会经费领域“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持续打造“党政放心、职工满意”的清廉工会,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工会铁军队伍。

牢牢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构建“基层有比武、层层有选拔”的产业工人技能竞赛体系,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赋能,持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围绕“1+3+6”现代产业体系广泛深入开展涵盖17个行业的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承办市区两级比赛近百场,指导企业广泛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达2万人以上,涌现出余应秋、陈海燕等“成都市技术能手”,李超、赵贵安等“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等一大批各行业技能人才,以赛赋能打造金牛制造品牌。

图片108.png

成都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盾构机操作工(筑路工)比赛

同时,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标准培育选树辖区内各级工匠799人,其中大国工匠2名、四川工匠21名(其中2人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成都工匠326名,金牛工匠450名。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金牛工匠”被纳入金牛区人才目录“D2类骨干人才”,《金牛区总工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被纳入金牛“人才创新创业就业9条”细则。高质量完成省市劳模推荐评选工作,五年来全区共涌现出各级劳动模范151名,各级五一劳动奖状11个、五一劳动奖章65名、工人先锋号23个。注重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引领示范作用,广泛搭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创效平台,打造张济龙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等53个。建立成渝区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联合9个地区和单位共计34家创新工作室协同创新创效,引导高技能人才在推动技术进步、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带动全区广大职工常态化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233项,发明专利152项,带动经济效益3.7亿元以上。

图片109.png

金牛区总工会与重庆市渝中区总工会就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达成战略合作

此外,还围绕中心打造金牛服务品牌,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组织动员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积极投身上级工会和区委重大攻坚任务。建立53支工会职工志愿服务队,发动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开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大运会保障等志愿服务1700余场次,覆盖职工群众37万余人次,安排340万资金支持抗疫和服务保障大运会。发挥工会优势助力经济复苏,累计为810家建会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联合企业工会举办“助发展、惠职工”助企增收专场活动,帮助企业增加销售收入1328万元。

图片110.png

金牛区委常委、区总工会主席杨涛带队为成都大运会闭幕式场馆一线服务保障人员开展“送清凉”慰问

精准把握职工需求 用心用情扎实服务职工

建强职工服务主阵地,以“区工人文化宫、区职工服务中心、区工人文化运动场”为核心,区级职工之家为轴线,向街道、社区、园区、企业、车间逐级延伸覆盖,初步形成立体化职工阵地服务网络,建成区级职工之家45家、户外劳动者驿站120家、职工服务网点和文体活动点1000余个。华侨城职工驿站、新桥社区职工驿站获评全国级“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新桥社区职工书屋被评为“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金科苑社区、驷马桥街道工人村等7家职工驿站获评省级“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金牛高新园区产业工人职工之家被确定为省级阵地建设项目。

以“两化”改革试点为牵引,引入市场化力量,共同打造“金牛区职工新社交聚点+工作生活赋能站”,引进“樊登读书”“普特教育”“携手急救”等品牌10余个。发起成立金牛区职工服务中心技术服务联盟,吸引四川省婚庆协会、成都市对外科技交流协会等13家单位加入,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服务力量。开展“金工学堂”公益培训、大运会语言和礼仪专业培训、单身职工联谊等活动1000余场,覆盖职工10余万人次。

持续深化“四送”等活动,走访企业808家,慰问职工7万余人次,帮助3000余名职工实现就业,帮助83名困难职工子女、新就业劳动者求学圆梦。深入实施分类帮扶工作,为全区建档在册的18名城市困难职工全部实现解困脱困,免费为2500余名困难职工、环卫职工,1000名新就业劳动者开展健康体检,引导25万余人次职工参加互助保障计划,为近6000名患病职工实现1700多万元金额的保险赔付。

着力解决职工“急难愁盼” 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

加大法治宣传和教育力度,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和劳动用工培训310场,法律知识讲座230场,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活动161场,覆盖职工23万余人次,推动宪法、国家安全、安全生产、职业健康、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知识教育普及,工会干部法治思维、依法履职能力和职工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维权意识不断提升。持续引导企业依法用工,推动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群众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劳动纠纷,不断降低矛盾纠纷激化风险,依法维权意识进一步提高。

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提升企业民主管理水平,106家企业被评定为C级以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化达标单位,已建会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建制率达85%,已建会民营企业建制率达85%。以“集中要约季”行动为契机,促进全区企业广泛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已签订集体合同报备率和备案率达85%,有效从源头防范劳动关系矛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基层民主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

五年来,维权维稳机制进一步健全,率先建立金牛区劳动争议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在全区建立起“多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金牛特色劳动争议纠纷联动化解格局,建成5个劳动纠纷多元调处街道分中心和1个楼宇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推动联动维权机制向街道延伸,成功调解案件3608件,调解金额6600余万元,被评选为“2021年度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

紧紧围绕“增三性去四化”坚持固本强基、守正创新

积极适应新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持续推动工会改革创新。坚持选优配强各级工会主席,切实发挥挂兼职工会干部作用,加强工会社会化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开展工会干部基层蹲点常态化、劳模工匠人才联系制度化、职工维权法律服务专业化、工会审计覆盖全面化、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化等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落地见效。着力强化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开展工会干部教育培训50多个班次,累计培训包含石渠县对口帮扶工会干部等各级工会干部3000余人次。加强工会管理制度建设,牵头部署构建长效化风险防控和监督管理体系,共制订、修订制度26项,其中党组决策类4项、内部控制及财务管理类14项、队伍建设类4项、提高运行效能4项,优化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类6项。深化改革取得实效。

强化建会入会,推进民营企业、新社会组织、楼宇经济、产业协会组织建会,加大力度推动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护理护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新增工会组织522个,会员53302名,其中新就业工会组织491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51154名。强化基层工会建设,以“评星定级”为总抓手,统领推进“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区街道(园区)工会中四级工会2个、三级工会13个,企事业单位工会中五星工会46家、四星工会48家、三星工会355家。组织覆盖不断扩大。

强化基层服务,推动政策、制度、人员下沉,重点指导帮助基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职工阵地建设、提高工会维权服务等工作。强化新媒体运用,发挥“成都金牛群团”微信公众号、“金牛总工会”新浪微博、“职工普惠”APP新媒体矩阵作用,开展“百千万”文体活动1000余场,“成都金牛群团”微信公众号长期稳居全国工会系统前100强。服务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