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江区各级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全总、省总和市总工会决策部署,努力探索具有温江工会特点的工作模式,深入实施思想引领、技能提升、维权维稳、普惠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五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 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扎实有效
温江区委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坚持把工会工作纳入党的工作整体格局来部署与推进,适时听取工会工作情况汇报,关心工会改革,建立健全群团联席会议机制。坚持区总工会主席由同级党委常委兼任,支持工会组织依法按章、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加大对困难职工帮扶、户外劳动者站点建设、劳模关怀等工会重点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注重发挥职工人大代表、工会界别政协委员作用,各镇(街道)、相关部门与工会密切联系合作,大力支持工会工作。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区、镇(街道)两级工会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巩固提升教育成果。认真履行工会政治责任,多形式、多渠道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等,引导职工群众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企业、车间、班组开展主题宣讲231场,覆盖职工1.32万人次,筑牢职工思想根基,凝聚职工奋进力量。
开展劳模工匠宣讲活动
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举办“强国复兴有我·喜迎党的二十大”文艺汇演等活动142场,覆盖职工1.8万人次。以重要节日为节点,举办各类文化展示、书画摄影作品比赛等职工群众文体活动352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汇聚思想共识。
紧扣温江高质量发展,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更加充分彰显
出台《温江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形成产改工作机制,协调推进改革工作落实落细。紧扣重点工作,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产改工作向基层延伸、在企业落实。认真实施重点企业选树扶持十百千计划,协同组织、人社等部门落实产业工人培养、使用、评价等改革举措,推荐纳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落实重点企业30家。
紧扣唱好“双城记”、融入“都市圈”、建好“示范区”重大部署,围绕“姓温有据”的“3+6”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广泛、扎实深入开展“技能成就梦想”“建功新时代·建设新天府”等劳动和技能竞赛,大力锻造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展汽车维修、盆景编艺等技能大赛73场。广泛组织企业开展各类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辖区规模以上企业参赛面达90%,参与职工3000人次。
区委、区政府在全区企业发展大会上表扬工匠代表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荐获评全国劳模1名、省市劳模及先进工作者7名、“五一劳动奖章”39名、“五一劳动奖状”6个、“工人先锋号”18个、成都市“百佳”创客明星17名。在全市率先构建具有温江特色的“挖掘、选树、赋能、服务”四环贯通工匠人才培育机制,推荐获评“天府工匠”3名、“四川工匠”11名、“成都工匠”60名,选树“温江工匠”353名,不断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创建市级、区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45家。突出尊才爱才敬才工作导向,将各级工匠纳入成都市温江区人才分类目录,提升工匠人才礼遇。建立劳模“一对一”结对探访精准服务机制,组织开展劳模疗休养、健康体检工作,发放荣誉津贴及慰问金134.16万元。
慰问工匠代表
坚定履行工会职能职责,让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踏实可靠
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多元治理模式,搭建集法律咨询、司法援助、争议调解等8类事项于一体的区级劳动纠纷联处平台,实现劳动纠纷案件“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接待和处理咨询、来访来电1.2万余件。积极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引导职工学法、守法、用法。巩固发展职代会、集体协商等基层民主形式,拓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覆盖面。履行安全监督职责,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化“安康杯”竞赛,连续五年荣获成都市“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
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引导全区25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职工普惠”平台保障职工集体福利,带动生活消费。开展“春风行动”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22场,精心开展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覆盖职工3.66万人次。为环卫工人提供健康体检4452人次。持续开展“筑梦温江·爱在鱼凫”职工婚恋活动,举办线上线下婚恋活动12场,服务单身青年职工7736人次。扩大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参保职工30余万人次。
“逐梦温江·向光而行”就业服务集市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发动各级工会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会累计动员干部职工1.2万人次。会同属地组建“复工复产”工作组,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手续申报、物资短缺等困难112个,答疑解惑1261条。认真落实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政策,向264家小微企业全额返还工会经费1343万元,助力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深入省级建档困难职工家中走访慰问
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工会组织“增三性”“建转活”更加有力推进
围绕“增三性”“去四化”工会改革目标,打造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工会特点、温江特色的工会服务新亮点。以“县级工会加强年”为抓手持续深化工会改革,压实“五强”目标,梳理组织功能、制度机制等方面问题2个,编制专项工作问题清单、特色清单、政策清单,进一步提升工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级。不断健全内控制度,强化专项资金、重大项目、财务资产规范管理,经费审计监督实现全覆盖,温江工运事业的健康发展得到有力保障。接受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全面完成“政治体检”。
持续做好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半篇文章”,规范建设9个镇(街道)总工会。有序推进“党工共建”工作,健全党工组织资源共享机制,重点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百日攻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截至目前,已建工会组织1235个,新增工会会员4.7万人。深入推进“六有工会”“建家评家”等组织建设活动,全区9个镇(街道)总工会通过全市工会定级,760家企事业工会获评市级星级工会。加强工会服务阵地建设,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职工之家、职工驿站、职工书屋等工会服务阵地167个。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日常监管机制,不断提升工会干部履职能力。完善《成都市温江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办法》,加快构建专兼职工会干部队伍,健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录用、薪酬保障、培养教育、考核管理、激励发展机制。选派机关干部到重点部门交流学习,到劳动关系情况复杂、职工底数大的基层工会“蹲点”。举办工会干部素能提升培训班51场,培训工会干部职工50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