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已支持IPV6
踔厉奋发谱华章 | 成都市电子信息工会:服务中心大局 凝聚奋进力量
来源:成都市电子信息工会      时间:2024-11-21

近年来,全市电子信息系统各级工会紧扣成都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局,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伟大实践中,积极进取、勇担重任,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职工技能提升、创新创效、维权维稳、工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可喜成绩。

紧抓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凝心铸魂取得新实效

全市电子信息系统各级工会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引领广大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广泛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活动,组织大中型企业工会主席参加市总创新思维论坛暨党史学习专题教育,举办基层工会主席培训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36家企业230余名职工参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的讲话精神相关学习活动;开展120余场劳模工匠进企业宣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选树全国劳模1人、省部级劳模5人,3人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编印画册《奋进在:5G新时代》《建功在:显示新视界》,充分展示电子信息产业职工以匠心守初心致创新、以劳动启新程创未来的火热情怀。

信息工会1.png

2023年12月,中国国防邮电工会一级巡视员李树国先后来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和第十研究所,调研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机制建立、人才培养、作用发挥、成果转化等情况

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取得新进展

强化目标引领,融入发展大势。坚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长远目标,广泛开展“走千家企业 访万名职工”大调查活动,积极落实重点企业培育扶持“十百千计划”,建立“标杆企业、市级重点企业、产业工会选树重点企业”三级台账,前锋电子等2家企业进入省级产改目录,中电科3个研究所、宏明电子等12家企业进入市级产改目录,成都联通等30家企业进入产业级产改目录。

强化“工匠”选树,打造产业工人领军方阵。构建“企业工匠—成都工匠—四川工匠—大国工匠”培育梯次,畅通产业工人职业提升技能通道。培育选树“大国工匠”1名、“大国工匠”候选人2名、“四川工匠”22名、“成都工匠”475名,1190人获评“区(市)县工匠”,占全市万人计划总数的16.6%,从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全国影响力和高技能人才总数量、总占比、总贡献等方面,形成了与万亿级龙头产业规模和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能级相匹配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坚持创新创造,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建由大国工匠、四川工匠创新工作室牵头的电子信息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组织开展创新交流与实践活动。先后建立38家产业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获评全国示范创新工作室1家、省级工作室5家(全省“十佳”创新工作室1家),市级创新工作室21家,争取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下沉专项补贴221万元。五年来,各级工会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活动,形成“草根创意”和“草根发明”等创新品牌,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24项,其中取得专利30项,创造超3亿元的经济效应。

信息工会5.png

2023年成都市电子信息行业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授牌仪式

聚焦产改工作难点,压紧压实企业履职担当。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聚焦职工技能形成体系和分配制度体系,推动产改走深走实初见成效,作为唯一一家城市产业工会在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落实工匠人才政治待遇,推动增加劳模、技术工人参政议政比例,推荐1名全国劳动模范、“成都工匠”为全国人大代表,推荐1名“四川工匠”为全总十八大代表,推荐6名工匠为省、市人大代表,“大国工匠”潘玉华和“四川工匠”潘涛分别兼任市总工会和市电子信息工会副主席。

持续搭建建功立业平台,产业工人展现新风采

紧扣国家重大战略,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技能竞赛品牌。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聚合重庆、德阳、眉山、资阳、绵阳、乐山等地职工,通过技术协作、技术交流、技能竞赛等方式,连续3年开展电子装接工、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等省、市一类技能大赛8个赛项,吸引各地职工上万余人次参与,获得中国国防邮电工会的肯定性批示。

信息工会3.png

2023年成渝地区电子信息技能邀请赛混合集成电路装调工比赛现场

信息工会4.png

2021年成渝双城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交流赛

智能家居装调暨软件信息技术比赛获奖选手

持续深化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以电子信息“芯—屏—端—软—智—网”重点领域为指引,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设置网络安全员、大数据、混合集成电路装调、智能家居组网装调、无线电通信保障等一类赛项,其中“软件信息技术”赛项获批为省级一类赛项目;将典型小工种如玻璃融化工、拉丝工等5个稀有工种纳入百万职工技能大赛二类赛。五年来,共举办省、市级一类赛项目30个,40家企业210个班组近5万名职工先后参与大赛,覆盖行业职工近10万人。

建功新时代,比学赶帮超如火如荼。五年来,各级工会积极推动技能形成体系、职业发展体系的建立健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及技能支撑。如中电科29所开展“流化有约 数字赋能”数字建模与数据分析劳动竞赛,中电科30所孵化“网安杯”网络攻防大赛,宏明电子开展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活动等。

紧系职工需求目标,“娘家人”地位进一步巩固

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五个坚决”要求,守牢“五个不发生”目标底线。坚持维权维稳相统一,主动前移维稳关口,密切关注和参与企业关停、职工聚集等不稳定事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先后及时妥善处理信访事件30余件,协调处理网络舆情20余件、省总督办网络舆情3件、市总主席信箱信访件21件。

着力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工作,迈普通信、光明光电、国光电气等40余家单位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产投集团获评市“安康杯”先进集体,迈普通信设备动力组获评优秀班组,宏明电子职工获评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五一劳动奖章。中电锦江、虹波实业等4家单位获“安康杯”优胜单位,前锋电子等4个班组被评为“安康杯”优胜班组。

强化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持续开展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建制攻坚行动,有效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永星电子获评全国双爱双评先进企业工会和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产业投资集团和凯天电子大数据系统研究室分别获评省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示范班组,中电科10所获评全省职工代表培训教学示范点。

持续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五年来开展90余场送教到基层活动,受到职工们的广泛热烈欢迎。牵头开展“迎大运职工健步走”活动,组织500余名职工先后参与羽毛球、篮球、啦啦操、飞盘、游泳、气排球等“职工杯”系列体育赛事活动。中航电、迈普通信获评市级职工书屋示范点,TCL王牌电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单位获评产业级职工书屋示范点。

用心用情做好职工服务。五年来发放送温暖慰问金329.24万元,慰问职工15648人,发放送清凉慰问金218.5万元、慰问品21850份。面对疫情等特殊情况,发布富士康、宏明电子、永星电子等重点招工企业岗位20076个,举办现场招聘会18场,促进企业平稳复工复产。

紧压组织建设基石,工会组织添活力

工会组织实现扩面提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新建基层工会19家,推动成立电子创新智造行业工会联合会,加强与区县工会的沟通联系,形成全域贯通、上下联动的产业工会工作大格局。

规范化建设更有力。以“评星定级”为抓手,助推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五年来,组织开展基层工会评星定级竞进拉练活动10余次,指导51家企事业单位通过星级工会评审,成都电信、航空电子、电信五所等12家基层工会获评“五星级工会”,旭光电子、旭光科技、成都联通等10家基层工会获评“四星级工会”,国光电气、光明光电、北方激光等27家基层工会获评“三星级工会”。扎实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富士康、京东方显示职工之家项目获评省级建设项目,成都移动、产业功能区、中小担等5个职工之家项目评为产业级建设项目,电子信息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工作经验在省机电冶煤工会全委会上作交流发言。

基层工会干部能力有效提升。举办基层工会主席和财务经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10期,深入解读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及工会业务知识,促进基层干部将学习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会工作领域出实招、用实功、得实效的强大动能。

各项基础工作统筹发展。进一步规范基层工会经费管理使用,五年来指导38家小微企业工会完成经费年度全额返还和所属基层工会年度预决算的编制调整,选派基层工会财务人员参加全国工会财务人员知识竞赛省级决赛,获团体二等奖。深入推进工会常态化经审监督体制,完成62家基层工会经费收支情况审计,指导完成506项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迫切要求,面对职工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下一步,成都市电子信息工会将坚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对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进一步改革创新,加强全域贯通及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产业工会工作的载体、手段,进一步提高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会的活力,让工会干部服务成都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服务职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