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成都市汽车产业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四川省总工会、成都市总工会决策部署,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引领、职工建功立业、工会服务保障、风险隐患化解、组织体系建设五大提质增效行动在汽车产业落实落地、出新出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企业选树扶持、成都工匠选育礼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职工技能素质提升、“工字号”文化活动、女职工特殊权益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安全生产等多项工作亮点频出,获得上级工会肯定。
以坚持政治为先,汽车产业职工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牢牢把握工运事业发展方向。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深化“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牢牢把握工会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遴选推荐优秀干部、劳模工匠充实宣讲团,举办“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主题宣讲。依托“贝森路2号”融媒体工作室,组织引导汽车产业职工积极参与“中国梦·劳动美——凝心铸魂跟党走 团结奋进新征程”“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工心向党 笃行奋进——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活动。组织400余名职工参加成都市总工会“活力强‘匠’时代‘蓉’耀”系列体育赛事、“幸福成‘工’ 乐动全城——成都职工迎大运”、成都职工汉服文化“家”年华系列主题文体活动,推动“工”字号文化活动在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实践。
行业企业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
积极协助开展“职工杯”系列体育赛事,为职工风采展示搭建平台
积极推荐劳模工匠典型。五年来,汽车产业工会创新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开展200余场“劳模工匠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宣讲炫技”活动,组织推荐100余名工匠参与《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实景录制,该节目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同时,积极响应“四川工匠”“成都工匠”等劳模工匠评选培育工作和省级、市级“五一劳动奖”评选表彰工作,获评“四川工匠”4人、“成都工匠”147人,获评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33人。
以服务中心大局为要,汽车产业职工提能建功平台体系进一步建强
在推进汽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持续发力。充分利用成都人才发展政策推动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育,积极响应工会系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重点企业选树扶持“十百千”行动三年计划年度实施方案,入选省级产改台账管理企业1家,市级产改台账管理重点企业5家。协助推动重点企业台账管理制度在汽车产业贯彻落实,积极配合市总工会推动专项经费补助、专员联系指导等措施精准惠及汽车产业重点企业。
在推动职工技能竞赛和创新平台建设中积极作为。突出汽车产业特色优势,大力开展和组织参加“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五年来,累计举办汽车产业百万职工技能大赛赛项15个,劳动竞赛活动250余个,组织发动30家企业、210个班组近50000人次职工先后参与大赛,覆盖行业职工近10万人。选拔40余名职工参加国家、省级职业技能竞赛,7家单位荣获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状、15人荣获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19个班组荣获成都市工人先锋号、90人获评全国、省、市技术能手。深化汽车产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五年来,创建省级工作室2家、市级工作室12家。
2023年成都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汽车车身整形修复工比赛启动仪式
以服务职工群众为本,汽车产业工人队伍和谐稳定进一步稳固
持续提升服务职工水平。围绕职工多样化需求,有效协助市总工会构建送温暖活动常态化、帮扶脱困精准化、会员服务普惠化的工作格局。依托“职工普惠”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和“四季送”活动。五年来,慰问走访企业80余次,发放慰问金320万余元,惠及职工2.4万人次。积极配合落实劳模关爱服务项目,选派3名劳模参加疗休养,170人次劳模参加年度健康体检,每年为劳模发放荣誉津贴。关心关爱困难职工,及时帮助8名患病职工申请关“癌”行动·重大疾病救助项目。
大力推进“四季送”活动的开展
用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深入开展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协商等民主管理“互学互促”活动,维护职工权益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进一步增强。大力组织参与“安康杯”竞赛,系统内企事业单位连续五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获评市“安康杯”优胜单位6个、优胜班组9个、优胜组织单位3个、先进个人3名。
切实做好风险防患化解。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健全落实“五个坚决”要求长效机制,坚持开展汽车产业职工队伍稳定风险隐患专项排查化解工作,积极协助市总工会主管部门做好涉及汽车产业的信访、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等工作,妥善应对处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涉及职工权益保障的网络舆情,做到劳动关系隐患“发现在早、解决在小”。
以强化自身建设为基,汽车产业工会组织能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夯实基层工会基础。积极推动“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在汽车产业落实见效,强化基层工会建会入会工作,全市汽车产业基层工会数量增至29个、工会会员数量增至2万余人。加大汽车产业基层工会干部培训力度,坚持每年组织开展新任职工会主席、基层工会干部等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工会干部的担当意识、履职能力。
促进工作提档升级。坚持每年开展“走千家企业、访万名职工”调研走访活动,开展职工队伍思想状况调查。扎实开展职工之家建设、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化等级评价,组织汽车产业基层工会积极参与星级评定工作,3家基层工会被评定为星级工会,其中五星级工会2家、四星级工会1家。有效利用市总工会组织开展的跨产业、跨区域基层工会建设相关活动,通过现场观摩、座谈交流,宣传推广基层工会建设先进经验做法,及时查找汽车产业基层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进工作横向比较,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狠抓组织纪律建设。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认真组织汽车产业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学习党内规章条例、参与廉洁警示教育等活动,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格落实市总工会关于人事管理、财务监管、资产管理、审计监督、采购流程等的制度措施,积极配合接受财务监督、经费审查审计监督和资产管理专项检查,大力推进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下一步,成都市汽车产业工会将进一步在思想理念、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上进行深化,并针对组织建设、组织作用发挥、活力展现等方面进行实效性提升。同时,面对职工群众的所急所盼,产业工会还将不断增强服务职工群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能力,让工会干部的能力素质、工作作风需要不断进步,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行业,服务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