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已支持IPV6
踔厉奋发谱华章 | 武侯区:强思想 重实践 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武侯区总工会      时间:2024-11-21

近年来,武侯区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作用,用心用情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知心人、贴心人。

切实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

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深入。五年来,武侯区总工会坚持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先后印发《武侯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点》《武侯区“诸葛工匠”引进培育计划的实施办法》等文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讲560余场,覆盖职工3万余人次。开展网上职工互动活动120余场,发布更新各类新闻资讯、文体活动、专题报道类信息650余篇。围绕宣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形象为主题的自编歌曲《一样的梦想》,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匠心筑梦”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开展劳模工匠宣讲“炫技”活动66场。

职工文化建设扎实推进。武侯区总工会坚持积极引导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举办“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武侯”职工文艺活动;积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职工文体活动“百千万”计划实施,广泛开展“爱成都·迎大运”等系列体育赛事活动20余场;深化职工书屋建设,开展群众性书法等惠民文化活动300余场;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培训班,累计培训职工11000余人次,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摄影大赛等主题活动180余场;为职工购买电影票15万余张,开展公益电影进社区等活动100余场;获评“工心向党 笃行奋进”——成都市工会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分享交流活动优秀组织奖,区总工会分享的节目《勋章》获得最具创意奖,职工健身舞(操)展演活动作品荣获二等奖。

大力实施基层工会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工作提质扩面。重点开展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百日攻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建基层工会3468家(社区工会联合会71个),工会会员22万余人,其中新就业形态群体基层工会组织282家,会员5.1万余人。积极探索工会组织建设新模式,202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在调研玉林街道南虹村社区时,对职工之家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首次提出依托社区兜底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

深入推进“六有工会”“建家评家”等组织建设活动,11个街道通过定级,477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市级星级称号。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季”专项行动,共签订集体合同2452余份,覆盖职工19.66万余人次。2020年,区总工会获评市总工会首届集体协商竞赛第一名,2024年区总工会获评市总工会第二届集体协商竞赛第二名。常态化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化等级评价工作,全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标准化建设C级以上达标企(事)业单位278家。

1731296786650.png

2020年7月,武侯区代表队参加成都市集体协商竞赛斩获一等奖

工会改革创新工作持续深化。聚焦重点任务推动提质赋能形成工作合力,“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桥头堡”建设更加充满活力,区总工会被市总工会连续5年评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财务工作连续2年被省总工会评为“财务工作先进单位”。在全市试点开展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改革,印发实施《武侯区总工会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22年,在成都市总工会首次开展的“成都市优秀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综合评选中,武侯区5人获评先进个人,获评人数居全市第一,试点改革经验被省总工会刊发。

智慧工会建设试点运行。区总工会积极顺应工会数字化发展新要求,受领市总工会“智慧工会区市县频道建设”首批试点项目,推进全市首个工会管理及工作协同“一网通”试点落地。做好成都工会数字化平台武侯板块建设工作,建立三级数据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有为。推动产改纳入区委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协调推进多项具体改革措施落地落实,武侯区24家企业被纳入市区两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台账管理企业。开展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选树工作,推荐获评各级劳模、先进工作者7名,“五一劳动奖章”81名,“五一劳动奖状”10个。获评“四川工匠”8名、“成都工匠”202名,培育“诸葛工匠”470名。推动落实成都工匠“礼遇服务”,发放“蓉城人才绿卡”,为工匠人才提供落户安居、子女入学、交通出行等一站式便捷服务,并持续落实劳模工匠关爱政策。

劳动和技能竞赛扩面提能。聚焦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广泛开展成都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2019年来,共组织开展省、市、区级劳动和技能竞赛79场,指导基层工会及企事业单位技能大赛4530余场次,覆盖企业3879家、职工7.6万余人次,获省、市级比赛个人荣誉52人次。2023年,举办武侯区首届校园餐食安全健康综合劳动和技能竞赛,荣获第二届中国食育大会优秀组织奖。开展“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全区多家企业被授予“四川省工人先锋号”“成都市工人先锋号”。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在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企业中开展“三室一制”创建工作,推荐获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8个。推动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职工素质提升,创新“安康杯”竞赛形式,举办“安康杯”线上线下活动60场,覆盖职工20.5万余人。

32.jpg

2022年6月,2022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燃气调压工比赛闭幕式隆重举行

全面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维权工作稳中提质。近年来,武侯区不断建立完善职工维权机制,构建维权和劳动保障网络体系,投入经费285.26万元,为武侯区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中心提供经费保障。成立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选派工会调解员加入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022年,获评四川省“互联网+工会”优秀案例二等奖1件,获评成都市“金牌调解员”1人、成都市总工会“优秀人民调解员”1人,“成都市十佳调解案例”1件、“成都市妇女维权十大优秀案例”1件,武侯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获评成都市金牌调解组织。充分发挥“法院、工会、人社、司法”四方工作联动机制作用,推广创新工会调解员到区联处中心轮流坐班,参与接待和处理咨询、来访来电2.2万余件(次),立案调解5700余件,调解达成协议金额3060余万元。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机制,组织1383人参加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专题培训并全部结业,调节充实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2024年8月,武侯区总工会被确定为成都市新时代“工会枫桥”示范点培育工作片区。

风险隐患多措化解。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全区工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开展职工队伍稳定调研排查化解专项工作,排查企业6911家次,涉及职工12.6万余名。开展农民工工资拖欠专项行动检查工作,共整治企业765家,涉及农民工人数3万余名。加强网络舆情防范,提升处理时效和水平,处理网络舆情共189件。积极公益法律宣传服务活动共237场,发放普法资料12万余份,现场为群众解答有关劳动关系问题累计385个。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宣讲62场,引导职工学法、守法、用法。

关爱行动稳中有进。做实就业帮扶,加强与重庆、绵竹等地工会组织的沟通交流,常态化开展“四送”品牌活动。2019年来,联合多地多部门及街道总工会开展招工就业活动,共组织134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4.7万余个;“送清凉”“送温暖”等活动累计慰问职工群众超10万人。深化对口支援工作,累计对白玉县总工会投入对口帮扶资金160万元,工作经验被省总工会刊发。发放困难职工生活金21万余元,惠及困难职工110人次,组织环卫职工、工会建档困难职工免费健康体检4800人次。全区互助保险参保职工累计达到24.7万余人次,累计理赔金额1296万元,慰问重病职工95人,发放慰问金12.6万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成效显著,为105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发放“求学圆梦”补助10.5万元,为1.4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心理健康服务,2024年为全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免费送出14296份专项综合保险。做好女职工、未成年人、单身青年等群体关心关爱工作,开展“温暖冬日·亲情相聚”“六一”关心关爱职工子女等主题活动7场,举办“穿越三国·寻缘武侯”等各类主题单身职工联谊活动5场。

阵地建设稳步提升。推动武侯区工人文化宫综合楼功能性修复还原工作,深化服务站点建设,新建职工活动分中心1个。通过提档升级、选址新建等方式建成职工驿站175家,获评“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3家、获评“四川省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22家。建成省级“妈咪宝贝屋”4家、市级“妈咪宝贝屋”8家,建成省级“职工心灵驿站”1家、市级“职工心灵驿站”1家。

33.jpg

2023年9月,成都市各区(市)县总工会(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基层组织建设负责同志来武侯区观摩学习成都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示范点位

工会党的建设更加坚强

坚持政治建设为统领。武侯区总工会党组坚定不移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工会机关党组织建设,营造团结奋进、风清气正的机关文化和政治生态。坚持党建带工建,协助做好货车司机、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注重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依托群团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开放多元、资源共享、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工作要点、任务分工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深入推进区委巡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地见效。扎实开展“以案促改”系列工作,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23场,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强化审计监督,完善和健全工会经费审查制度,进一步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实现监督全覆盖。

深化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结构,实行专职兼职挂职干部相结合。制定工会系统干部培训计划,五年累计培训各级工会干部职工3000余人次。选派干部职工赴社区、企业一线培养锻炼,在2022年度全省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总结交流会上,区总工会被省总工会表彰为“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