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已支持IPV6
【四川工人日报】金堂县总工会:固本强基赋能“娘家”品牌 服务大局彰显“工”字特色
来源:四川工人日报      时间:2024-12-06

在成都市金堂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工会组织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娘家人”的温暖与力量。近年来,金堂县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真抓实干、守正创新,通过打造“四大品牌”,不断彰显“工”字特色,创新服务全局发展,认真履行“工会使命”、践行“工会担当”、传递“工会温度”,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谱写了“成东中心公园水城”的精彩华章。

金堂工匠命名大会

“点‘匠’三江  筑‘模’金堂”劳模工匠“芯行动”启动仪式

金堂县职工交友活动


金堂县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进田间宣讲活动


筑牢信仰根基 凝聚奋斗力量

走进金堂县的企业、班组、田间地头,总能听到劳模工匠们铿锵有力的宣讲声。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工匠”、金堂首席工匠、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焊培中心常务副主任唐成凤在全国两会结束后,便迫不及待地参与到“劳模工匠‘芯’行动”中(双问芯、集成芯、助企芯、炫技芯、宣传芯),用她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激励着每一位职工。“作为一名基层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我要继续为人民服务,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唐成凤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自豪。

引导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是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

为此,金堂县总工会创新开设了“金工讲堂”,通过“主席讲堂”“劳模课堂”“职工学堂”三大板块,实现了学习教育的全覆盖。102场主席讲堂宣讲、42场劳模工匠进基层活动,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响、更深。“金工讲堂”不仅让学习“活起来”,更把职工“连起来”,确保了教育不“打烊”。

为了推进思政工作入脑入心,金堂县总工会还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机制,以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开展线上知识竞答和党史党纪主题竞赛,吸引了万余人次参与。同时,通过新媒体发布工作动态、政策解读、活动信息等160余期,特色工作精选视频10期,播放量达25万余次,“金堂县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在全省工会系统中名列前茅。

“此次培训让我深刻理解了新时代工会工作的重大意义,也为我提供了创新工作的方法路径。”成都市劳动模范、金堂卓越工匠徐丽在参加完基层工会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后深有感触地说。金堂县总工会通过不断加强工会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职工、贴近群众。

搭建竞技平台 激发创新活力

“这次比赛不仅检验了我的工作水平,还让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在2024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电焊工比赛现场,参赛选手杨先生激动地说。

这场由成都市总工会、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金堂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赛事,在金堂县总工会等单位的精心组织下,成为了职工们展示技艺、交流经验的绝佳平台。

金堂县总工会始终聚焦锤炼职业技能素养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两大目标,以“金工赛场”为依托,办好“技能竞赛”和“体育赛事”两大赛事。围绕“拼经济、搞建设”中心任务,金堂县总工会连续多年承办成都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焊工、工业机器人等项目一类赛,组织成渝、成德眉资职工技能邀请赛等二类赛50余场,每年组织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开展三类赛600余场次,参赛职工达4万余人次。

除了技能竞赛,金堂县总工会还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书画展、摄影、步打球、气排球、工间操、五人制足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赛事活动,不仅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县各基层工会每年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200余场次,参与职工达8万余人次。

通过这些活动,金堂县总工会成功打造了金工“赛场”品牌,有力有效地提升了职工的技能水平和创业热情。

打造温馨港湾 服务职工群众

“这里就像我们的‘娘家’一样温暖。”在转龙镇职工之家,张巧莉感慨地说。去年初,她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乡参加了职工之家开展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培训。培训结束后,在工会的推荐下,她顺利成为一家纺织厂的女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职工之家是联系职工、服务职工的重要载体。为此,金堂县总工会着重打造“金工惠”服务品牌,持续深化“建家、暖家、爱家、强家”四大行动,不断完善工会服务体系。

在强化组织建设上,金堂县总工会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大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轻工行业、建筑行业建会入会专项行动。

目前,全县共有工会组织756个,会员12万余人。新成立金堂县道路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新发展会员348人,进一步扩大了工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创新构建金堂工匠“三级体系”,培育金堂创新工匠297人、金堂十佳工匠60人、金堂首席工匠3人。

在强化阵地建设上,金堂县总工会进一步健全“1+3+18+N”阵地体系,实施工人文化宫维修改造项目,新建了以赵镇街道水城劳动者之家、高板街道职工之家为代表的镇(街道)职工之家20个;共建有职工驿站53个,创建省级示范阵地3个,为职工提供了学习交流、诉求受理、活动联谊、技能培训等各类服务。其中,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金堂县妇幼保健院被全国总工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2022年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金堂县总工会还注重根据各镇(街道)的资源禀赋,有计划性地部署工作重点。在官仓、竹篙、转龙等镇街,创新打造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的职工之家、职工驿站,为职工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金堂消防救援大队职工驿站围绕职工所需,开展了科普、救援、帮扶等活动,相关工作被省、市媒体报道。

守护职工合法权益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我妻子的工资7000元没发,现在她生病了,又收到公司发出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这该怎么办?”2023年11月,面对职工家属的焦急求助,金堂县总工会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最终为当事人成功追讨回拖欠的工资。

这只是金堂县总工会聚力打造“金工娘家”的一个缩影。2020年12月28日,金堂县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的成立,标志着金堂县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中心依托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当事人提供专业、高效的调解服务,实现了劳动纠纷的一站式化解。

金堂县总工会不断探索创新调解方式,从“电话调解”到“实地走访调解”,从“单独座谈”到“背对背”“面对面”的沟通,力求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今年4月,金堂县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成功化解了一起涉及工伤认定的行政复议案件,不仅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应有的权益,更为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探索。

针对金堂县常年在外打工的约15万农民工群体,金堂县总工会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早在2019年,金堂县就率先在四川成立了流动农民工工会,并在东莞、福州、上海、北京、拉萨等农民工集中的城市建立起流动农民工工会服务站。这些服务站不仅为金堂籍农民工提供了及时的维权服务,还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活动,让他们即使远离家乡也能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金堂县《借助信息化新赛道提升工会维权服务“三维度”》入选2024年四川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

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金堂县总工会还注重培养高素质、善沟通、会协商的集体协商人才队伍。今年6月,金堂县总工会成功举办了首届集体协商竞赛,进一步提升了集体协商工作的水平和影响力。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企业集体协商集中要约季行动,截至目前已有334个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覆盖职工人数达21406人。

在关爱服务方面,金堂县总工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组织召开金堂籍在外创新创业优秀代表座谈会,现场签订现代农业项目投资协议,达成意向性投资2560万元。

持续开展主题慰问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59场,提供就业岗位7.45万个,初步达成意向协议1.82万人。元旦春节期间,全县各级工会更是通过多种形式共慰问40911人次,发放慰问资金共计442余万元。同时开展农民工返乡返岗服务活动70余场,发放新春大礼包4000余份,服务职工28000人次。

结语:

从思想政治引领到服务阵地建设,从困难职工帮扶到合法权益维护,金堂县总工会以一项项温暖行动和举措直抵人心,“工”字号服务品牌越擦越亮,工会组织的“娘家”品牌也愈发熠熠生辉,成为职工们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无论是技能提升还是合法权益维护,无论是文体活动还是关爱服务,工会都将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娘家人’的温暖与担当。”金堂县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金堂县总工会将继续秉承初心使命,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大局中彰显“工”字特色,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金堂县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