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已支持IPV6
【锦观新闻】侬好!《天府工匠》走进上海 两地工匠联手挑战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时间:2024-12-03

12月2日,《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第三季走进上海市,在位于青浦区的数字创新生态园区“青翼谷”摆下擂台,开展第十场外场录制。

沪蓉携手呈现精彩绝伦挑战

据悉,此次节目由《蓉灯初“上”》《“赶”蟹有你》《如“铝”薄冰》《时间“补”手》四个部分组成,由8名来自沪蓉两地不同领域的工匠参与,双方以两两合作的创新方式,展开精彩绝伦的挑战,寓意着沪蓉两地优势互补、携手并进的美好愿景。

在《蓉灯初“上”》环节,上海工匠、上海市首席技师王辉与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成都工匠郭子平合作完成了一件融合两地特色的作品,郭子平用各种建材搭建一个近5米高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而王辉则要用灯光材料制作一只大熊猫登上电视塔的场景,同时还要为此场景设计灯光照明方案,让整个作品呈现出灯火辉煌的绚丽效果。

5cec9c5363c845efaa66820982b960cc1733147523995.jpg

《“赶”蟹有你》挑战中,成都工匠学院研发转化中心领办工匠、成都工匠雍发权需在限定时间内,用牵引绳操控数控铣床制成的大闸蟹,在模拟的水底世界寻找金币,同时保持手部稳定,确保弹珠不掉落。每拾一枚金币,上海国际计算机图形图像学会主席、上海市技师协会数字创意专委会主任、“上海工匠”叶维中即可解锁一个游戏操作设备,最终完成从数字雕刻、模型拓扑、材质绘制、动画以及游戏蓝图交互各个环节,并将其植入虚拟水底世界,生成一个游戏关卡。

da0646c4e2ff461a9b42786cfd67ba211733147524168.jpg

长三角大工匠、上海工匠朱齐飞与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四川航天贡献奖、四川工匠、成都工匠罗龙飞呈现了《如“铝”薄冰》挑战。挑战现场,朱齐飞需要在铝合金幕墙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延长加固,设计构建一座足以让小型轿车安全通行的桥梁。设计完成后,罗龙飞则需要将材料一一焊接成形,并在小轿车平稳驶过桥梁时确保焊缝稳固。

f77cfc4ac91a473cb20b9bfe14d5813a1733147524230.jpg

《时间“补”手》挑战以模拟文物发掘为背景,在限定时间内,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副主任兼技术总监、四川工匠、成都工匠鲁萌需从纷乱的纸张中挑选并拼接出完整图纸,同时对其进行修复。而上海工匠蒋晓东则需依靠图纸指引,在一系列含有迷惑元素的木质组件中,蒙眼仅凭手感精准挑选所需部件,并将其复原为图纸所示的形状。

火花碰撞期待未来能够“落户”成都

上海和成都同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城市,各自在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国家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拥有雄厚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高度开放的国际市场环境;而成都则以其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当前正是促进两地产业经济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有利时机。

那么,当“蓉匠”遇上“沪匠”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希望以后有更多跨界合作的机会!”王辉认为,工匠之间的跨界融合与交流不仅能够互相学习,更能进一步提升彼此产业的竞争力。不仅如此,作为上海青翼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辉还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深刻感受到了成都的创新与活力,未来,企业在扩大版图的规划中,着重考虑将部分业务落地成都,在蓉城“安家落户”。

实体与虚拟,看似不同维度的两个领域,也在此次节目中产生了“化学反应”。雍发权则表示,此次加工产品和游戏设计的跨界合作,不仅扩大了彼此的视野,也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灵感与想象。

节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立足成都、联动全省、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采用“大型季播综艺节目+系列工匠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方式,以“优秀工匠”即“匠人”为内在核心,以“技能挑战”为外在形态,采用“大型综艺演播室+大型外场实景巡回录制”相结合的模式,充分植入典型城市场景和产业地标,大力展示全川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现代产业发展优势和机遇。

本季《天府工匠》十场外场录制已顺利结束,之后,节目将回到成都进行演播室内场拍摄,于今年年底全网同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