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堂县总工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总、省总和市总工会工作决策部署,紧扣县委“融合提质年”发展主题,真抓实干、守正创新,以固本、赋能、提效为重点,着力在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上下功夫,创新“三个三”工作举措,擦亮金工“大讲堂”、金工“赛场”、金工“娘家”、金工“惠”四大品牌,不断彰显“工”字特色,以“品牌效应”把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把工会工作做到职工群众中去,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我县纵深推进“成东中心 公园水城”建设大局。
彰显“工”字特色 擦亮“四大品牌”
做实金工“大讲堂”品牌,有声有色有亮点。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金工大讲堂”为平台,开设“主席讲堂”“劳模课堂”“职工学堂”三大课堂,开展主席讲堂宣讲102场,组织劳模工匠进企业、进班组、进田间开展宣讲活动42场,做到让学习“活起来”、把职工“连起来”,宣传教育不“打烊”,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
劳模宣讲进田间
做实金工“赛场”品牌,有力有效有作为。聚焦锤炼职业技能素养和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两个目标,办好“技能竞赛”和“体育赛事”两大赛事,广泛开展职工技能比武和文体活动。连续多年承办成都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焊工、工业机器人等项目一类赛,组织开展成渝、成德眉资职工技能邀请赛等二类赛共计50余场,每年组织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开展三类赛600余场次,参赛职工达2万余人次。组织开展“成东中心书华章 公园水城入画图”书画展、“成东光影 视角金堂”摄影比赛等职工书画摄影活动6场,开展气排球比赛、五人制足球赛、步打球比赛等职工文体活动60余场。
金堂职工气排球赛
做实金工“娘家”品牌,有方有略有跃升。深化“建家、暖家、爱家、强家”四大行动,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及新就业群体等专场招聘会、环卫职工和建档困难职工免费健康体检、职工维权、金秋助学和劳模工匠、新就业群体慰问等活动,并通过举办系列单身职工联谊活动,做实“‘金’生有缘 浪漫登‘堂’”婚恋服务品牌。近年来,在七夕、“520”等节日举办线上线下职工联谊活动15场,参与职工达1000余人次,成功牵手上百对有缘人。
金堂职工交友活动
做实金工“惠”品牌,有点有面有特色。把握“服务发展、普惠职工、夯实基础”三个重点,开展“惠阵地”“惠人才”“惠职工”三项服务。创新构建金堂工匠“三级体系”,培育金堂创新工匠297人、金堂十佳工匠60人、金堂首席工匠3人。深化“1+3+18+N”阵地体系,新建以赵镇街道水城劳动者之家、高板街道职工之家、消防救援大队职工之家为代表的镇(街道)职工之家20个,新建企业、村(社区)职工服务站点65个,共建有职工驿站19个,夯实工会普惠服务工作基础。
金堂工匠命名大会
“三个建设”固本 “三个机制”赋能
在强化组织建设上,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相对薄弱等问题,大力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轻工行业、建筑行业建会入会专项行动,加强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三建”协同。完成全县工会组织与会员数据录入、校对、确认工作。目前全县共有工会组织755个,会员119297人;新成立金堂县道路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新发展会员348人。
在强化队伍建设上,根据基层工会干部人员配备和履职素质需要,在浙江大学举办新任基层工会主席培训班,开办工会干部业务培训2期,培训近200人次,切实提升基层工会干部的履职能力。
在强化阵地建设上,进一步健全“1+3+18+N”阵地体系,实施工人文化宫维修改造项目,新建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职工驿站31个,创建省级示范阵地3个,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
建立部门区域协同机制。完善“1+N”工作协同机制,“1”即,坚持召开县政府与群团组织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制约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堵点;“N”即,用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劳动争议调解联动协作机制等机制,联动人社、住建、交通等部门,以及重庆潼南、德阳中江、广汉等地工会,整合资源力量,壮大声势影响,构建起协同支持工会开展工作的良好格局。
强化系统上下联动机制。树立全县工会“一盘棋”理念,聚焦金堂县“133”现代产业体系,根据各镇(街道)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部署工作重点。在淮口街道、官仓街道,聚焦“淮州新城”建设,选树市级、县级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试点单位12家,着重培育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在官仓、竹篙、转龙,创新打造与本地产业深度融合的职工之家、职工驿站。
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机制。完善“指尖+脚尖”融合发展机制。以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开展“弘扬劳动精神 争做水城先锋”线上知识竞答和“工心向党强担当 助力融合提质年”党史党纪主题线上知识竞赛,共1万余人次参与。以新媒体为载体,发布工作动态、政策解读、活动信息等190余期、特色工作精选视频20期,播放量达25万余次,“金堂县总工会”微信公众号综合评分多次在全省工会系统名列前茅,相关内容多次被全国、省、市媒体采用报道。深化线下服务,以常态化联系蹲点制度为载体,提升“面对面”服务工作,共选派8名工会干部赴基层蹲点,点位涵盖工业园区工会、新就业形态工会、镇(街道)工会、村(社区)工会,以点带面促进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个着力”提效,强化工会作用
着力建功立业,提升服务大局贡献率。将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动性和贡献率作为检验工会作用发挥的主要指标。围绕“拼经济、搞建设”中心任务,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组织开展成渝职工技能交流赛2场、成德眉资职工技能交流赛5场,参赛职工达500余人次,全县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职工技能大赛、岗位练兵活动270余场,参与职工达4万余人次。组织召开“点‘匠’三江 筑‘模’金堂”劳模工匠“芯行动”启动仪式暨新春座谈会,成立“金医”“金教”“金农”“金企”“金品”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5支,开展劳模工匠“宣传芯”“助企芯”进活动9场,服务职工群众3000余人次,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点‘匠’三江 筑‘模’金堂”劳模工匠“芯行动”启动仪式
着力维权服务,提升服务职工实效性。将维权服务的可达性和可得性,作为检验工会作用发挥的基础指标。突出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生活困难职工等群体合法权益。仅2024年上半年,金堂县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接待职工法律咨询916人次,调解劳动纠纷239件,涉及金额883.09万元,调解成功158件,帮助职工挽回经济损失共计588.14万元;依托省外4个流动农民工工会服务站,为17名外出务工人员挽回经济损失209.4万元。同时,开展企业集体协商集中要约季行动,签订合同企业数334个,共覆盖职工人数21406人,签订区域(行业)性合同17个,覆盖职工人数5639人,组织开展金堂县首届集体协商竞赛活动。
着力关爱服务,提升县级工会影响力。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搭建服务平台、优化服务流程等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有效满足职工多样化的需求。组织开展多场职工气排球赛和篮球赛、职工欢乐跑等县级活动,全县各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竞赛234场次,参与职工达8.4万人次。组织召开金堂籍在外创新创业优秀代表座谈会,现场签订3个现代农业项目投资协议,达成意向性投资2560万元。持续开展主题慰问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59场,参加企业3727家次,提供就业岗位7.45万个,初步达成意向协议1.82万人;元旦春节期间,全县各级工会通过多种形式,共慰问40911人次,发放慰问资金共计442余万元,开展农民工返乡返岗服务活动70余场,共发放新春大礼包4000余份,服务职工28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