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已支持IPV6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成都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 头条 > 详情
成都各级工会多举措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组织起来 稳固下来 凝聚起来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4-12-03

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绩单

近年来,成都工会——

建立新业态企业工会2842个

行业工会联合会163个

联合工会1464个

累计建立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4469个

发展会员67.67万人

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据驾驶舱”11个

建成职工驿站2425个

依托“职工普惠”APP惠及新就业形态会员122.1万人次

开展普法宣讲200余场

累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1000万余元

筹集资金为15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专项综合互助保障

保障额度超10亿元

今天的成都,发展浪潮奔涌,恰似一幅斑斓且流动的织锦。在这繁华长卷之中,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润泽着城市肌理,为城市的繁荣与活力贡献着力量。

1.png

“工心向党 笃行奋进”——成都市工会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思践悟”分享交流活动。

12月3日,成都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召开,550名代表肩负着重托和期望共赴盛会。近年来,成都市各级工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四川省总工会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强化组织力、服务力、引领力,突出实效性、精准性、先进性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活动,切实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起来、稳固下来、凝聚起来”。

2.png

成都市青羊区网约配送行业联合工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集中入会仪式。

思想引领凝聚人心

工会组织首先是政治组织,工会工作首要是政治工作。如何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团结引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听党话、跟党走?答案是,把思政课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我坚信只要有成事的决心,困难就能迎刃而解。”10月,“中国梦 劳动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2024年成都市劳模工匠巡回宣讲示范活动暨“中国工人大思政课”走进成都市锦江区牛市口街道。活动现场,“80后”快递员唐建讲述了自己克服身体不便,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真诚周到的服务赢得同事和服务对象的认可,成为行业模范标兵的“快递人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注入‘新动能’,让我们倍感振奋、倍感荣幸。我希望通过‘小快递’服务好‘大民生’,用心用情续写更多温暖故事。”

3.png

位于成都东站负二层的网约车司机之家。

成都市总工会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思想政治引领。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成都市总工会开展“工心向党 笃行奋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交流活动及“中国梦·劳动美”“强国复兴有我”“劳动创造幸福”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300余场,实施“文明创建 有我成工”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成都市总工会创新开设一键直报“随手拍”平台,培育“小牛哥”“丰行侠”等志愿服务队100余支,利用其在城市脉络中“民情前哨”“移动探头”优势,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区爱心传递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平台报送各类治理线索近5万条,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活力。

职工驿站筑起温馨港湾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走进工会阵地就能产生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像家一样的职工驿站必不可少。

在成都市成华区,成都东站负二层有一个网约车司机之家职工驿站。该驿站自2022年成立以来,线上线下累计服务网约车司机5万余人次。“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网约车司机的‘家’。”不少网约车车主表示,来到这里感觉很有归属感,不仅能休息、喝水、就餐、给车充电,还能读书、办理手续,“可以说一站式备齐”。

除了提供生活服务,该驿站还时刻关注司机群体的急难愁盼。比如,为确保行车安全,驿站邀请交警现场为大家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并针对司机维权方面的需求,引入专业法律力量,提供公益法律援助,维护大家的合法权益。

在都江堰市,该市总工会积极探索服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新方法新路径。去年底,该市总工会在幸福街道岷江路社区建立职工“暖心驿站”,配备饮水机、微波炉、应急药箱、报刊阅览等设施设备,让户外劳动者“渴了能喝水、热了能纳凉、冷了能取暖、累了能休息”。同时,还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政策宣传、法律援助、健康体检、心理疏导、技能培训、优惠餐饮、防暑降温、职工子女托管等特色服务活动。通过为新就业群体定制暖“新”服务项目,该驿站在实践中探索出“四心四解”工作法(热心了解诉求、细心分解需求、耐心疏解堵点、专心破解难题)。

近年来,成都各级工会积极推进职工驿站建设,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温暖的休息场所。截至目前,成都市已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2425个职工驿站,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暖心之家。

普惠服务精准覆盖

如何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稳固下来”,让他们“追梦无忧”?这需要走访慰问、健康体检、互助保障等精准、贴心的工会服务。

广元人邓权钊是一名外卖配送员,今年8月,他在一次配送中不慎摔伤。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鹭洲里职工驿站的工作人员在接到求助信息后,迅速行动起来,帮助邓权钊填申请、报保险、开证明、办理赔,邓权钊最终成功获得互助保险理赔款。邓权钊感慨地说:“鹭洲里职工驿站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安慰我、了解我的治疗情况,并全程陪同我办理理赔手续,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邓权钊的互助保险是成都市总工会专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赠送的意外+重疾互助保障,覆盖了意外事故、烧烫伤导致的身故、残疾以及35类重度疾病和25种轻度疾病的保障。精准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性质特殊、风险较高的特点,该保险特别设置非工作时间和工作时间不同的意外伤害保障额度,最高可达6万元,有效缓解劳动者及其家庭因意外或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

4.png

“暖‘新’关爱·感恩有你”集体生日会。本版图片均由成都市总工会提供

如何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稳固下来”?近年来,成都市总工会依托“职工普惠”APP,设置招工就业、职工婚恋等专区,开展专属折扣、定制服务等活动,惠及新就业形态会员122.1万人次;承办四川省货车司机集中入会和关爱服务清单发布仪式,发布2024年成都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新”服务项目10项;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普法宣讲200余场,一站式多元联调中心调解案件500余件;认真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持续开展“四季送”、免费健康体检、互助保险赠送等活动,累计发放慰问金、慰问品1000万余元,筹集资金为15万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专项综合互助保障,保障额度超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