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你的腰围有没有超标?”“下午总犯困有可能是血糖在报警!”9月4日下午,成“工”讲堂的现场传来阵阵关切声。作为职工的“娘家人”,成都市总工会特意请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赵莉教授,以《四维健康拉响警报!腰围/血糖/压力值哪个在爆表?》为主题,为成都职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讲座。这场讲座就像一位贴心的家人,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看懂身体的“健康信号灯”。
健康也要“与时俱进”
赵教授一开场就带来有趣的知识:健康观念已经从以前的“身体好、精神好、会相处”三要素,升级到包含道德健康的“四维新标准”。现在的健康不再是简单的不生病,而是要身体、心理、社交、品德全方位平衡发展!
现场展示的一组数据让职工们豁然开朗: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高达60%,远超医疗条件的8%!这说明健康的主导权就在每个人手中,日常的生活习惯才是守护健康的金钥匙。
“幸福肥”变成“甜蜜的负担”
当屏幕呈现旧石器时代“维伦多尔夫的维纳斯”雕像与唐朝仕女图时,这一组“富态”形象对比,让现场响起会心的笑声。赵教授剖析观念颠覆:“脂肪堆积曾是生育力象征,如今《2025世界肥胖报告》警示全球仅1国做好防控准备。”中国数据更触目惊心:成人超重肥胖率达50.7%,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10%,“按中国BMI标准,我国很可能已成全球肥胖人口第一大国”。
现场职工凝视着2015-2019年陡峭上升的肥胖率曲线图,深刻意识到肥胖已被WHO定性为慢性代谢疾病,而非简单的体型问题。
三大健康“报警器”
腰围:内脏脂肪的红色警戒
“男同胞超过90厘米,女同胞超过85厘米就要注意了!”赵教授像一位细心的家人般叮嘱道。现场职工纷纷拿起软尺自测,不时传来惊呼声。“原来啤酒肚不只是影响颜值,更是健康警报啊!”一位职工感慨地说。
血糖:能量过山车的隐秘危害
“下午总犯困?有可能是血糖在坐过山车!”赵教授用生动比喻解释血糖波动。她分享的控糖小妙招让职工们跃跃欲试:调整吃饭顺序、餐前喝点醋、饭后散散步。来自武侯区的一位青年职工当即规划:“明天午餐试行蔬菜打底、鱼肉过渡、米饭收尾的三阶吃法,让血糖稳稳的。”
压力:皮质醇驱动的恶性循环
“熬夜赶工后暴食炸鸡,这是有科学道理的!”赵教授剖析慢性压力如何通过皮质醇破坏瘦素平衡,刺激高糖高脂食物的病理性渴求。现场展示的压力致肥机制图中,情绪化进食与运动蒸发形成闭环。她开出的“行为处方”引发共鸣:用正念饮食日记替代情绪化暴食,保证7小时充足睡眠。
娘家人的健康“大礼包”
讲座尾声,赵教授为现场所有职工送上一份实用的健康“大礼包”:饮食要讲究顺序和方法,运动要见缝插针,压力要及时疏导,睡眠要保质保量。当大屏幕出现国家卫健委的健康提示时,职工们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些实用建议。
职工们不仅在成“工”讲堂学到了健康知识,更感受到了工会组织如家人般的温暖关怀。许多职工当即表示要将这些贴心建议融入日常生活,从今天开始,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本场成“工”讲堂不仅是一次健康科普,更是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生动实践。当科学的健康理念转化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正在基层一线徐徐展开,为成都高质量发展筑牢健康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