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由成都市总工会主办,都江堰市总工会协办的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四川篇暨成都工人“大思政课”·成都市劳模工匠巡回宣讲示范活动在都江堰市工人文化宫举行。成都市总工会、都江堰市总工会有关领导参加活动。市总工会、都江堰市总工会相关负责同志以及来自普什宁江、扬子江药业、四川亚大、农夫山泉、四川都钢、长峰钢铁、四川华都等一线职工300余人参加宣讲活动。
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成都劳模工匠,用亲身经历讲述扎根一线、精益求精的成长故事,点燃了现场300余名一线职工的奋斗激情。同时,活动还在成都市总工会“贝森路2号”微信视频号、成都市总工会抖音号进行同步线上直播。
主题宣讲
三位工匠,三条匠心成长路
“我们是世界上速度最慢的司机,也是最讲究精度的司机。盾构机没有倒挡,每一毫米都必须精准无误。” 从面对数百按键“懵圈”的新手,到驾驭“钢铁巨兽”驰骋60多公里隧道、斩获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技术骨干,邹景军十余年如一日,在地下空间施工一线攻坚克难。他累计解决技术难点650余项,其盾构掘进总长度相当于成都地铁的十分之一,用毫米级的精度诠释工匠担当。
“关键技术,不是学来的,是干出来的!”扎根机床制造三十余载,周斌成带领团队打破国外垄断,研发出精度达头发丝1/30的超精密数控车床,性能超越进口设备。在五轴加工中心等关键领域,他主持设计的多项装备填补国内空白,有力支撑国家重大工程。他的故事,是无数个深夜灯火、无数次失败重来的沉淀,生动诠释了“实干成就梦想”。
“设备不能等人,工艺不能含糊。”从操作工到技术带头人,朱仲强二十余年深耕药品生产一线,对每道工序一丝不苟。他主导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旧零件变教具,流程图和进度表记录着他对专业的极致追求。他更倾力“传帮带”,培养出一批青年技术骨干,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思政播客
深度对话,激发共鸣
宣讲后,一场以“匠心与成长”为主题的“思政播客”将活动推向高潮。朱仲强、周斌成、邹景军三位工匠与现场职工代表围坐,围绕“技术攻关中的家国情怀”“技能传承的路径机制”“极限挑战下的责任决策”展开深度对话,与职工代表面对面交流,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由“听故事”引向“深共鸣”,激发现场职工对技术成才、自我提升的深度思考。
朱仲强结合药品生产设备研发的经历,分享了如何在压力之下,将“国货当自强”的信念转化为团队持续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周斌成则围绕“传帮带”机制建设,讲述了如何将个人经验沉淀为系统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实践样本;邹景军则以盾构施工中的高压决策为例,谈及一线技术工人应具备的应急处置与风险预判能力。
这场播客式“思政课”打破传统讲授模式,通过对话化、问题导向、多维度的交流形式,让劳模精神在交流中生动可感、具象落地。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台下职工代表纷纷“开麦”提问,围绕技术成长路径、工作实践中的瓶颈、如何提升自身岗位价值等话题展开深入互动。三位工匠以实际经验给予真诚回应,现场掌声不断。
精神传递
匠心点亮梦想,实干书写时代华章
本次“大思政课”不仅是一次宣讲,更是一次精神的传递与接力。它将思政课堂搬到职工身边,让工匠精神直抵人心,为新时代职工成长注入思想力量和实践指引。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也是5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年,本次劳模工匠巡回宣讲,正是以榜样力量传递城市奋斗基因,用实干精神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蓉城大地熠熠生辉。
思政课堂不设围墙,榜样光芒直抵人心。接下来,“成都工人大思政课”还将继续前行,把思政教育的种子撒播到更多职工的心田,让每一位劳动者在岗位中绽放价值光芒,在奋斗中汇聚时代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