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25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会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即日起,《工人日报》推出《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庆祝全总成立100周年·历程》专栏,刊发全国总工会机关曾经所在地的省(市)总工会撰写的理论文章,展示百年来各地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通过回顾工会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展现其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敬请读者关注。
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上海的革命斗争与光辉足迹
上海市总工会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同时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阵地。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创生。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于1925年5月至1927年4月,设立全总上海办事处。1927年9月至1933年1月,全总机关设在上海。1933年1月至1936年11月,全总在上海设立白区执行局。全总在上海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书写了恢宏壮丽的工运诗篇。
起点与源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设立,开启党对工人运动的公开领导(1921.8-1922.7)
1921年8月11日,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之后,相继在北京、长沙、武汉、广州、济南等设立分部,创办《劳动周刊》,在上海领导成立上海烟草工人会等,发起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开展劳动立法运动,领导和支援工人罢工,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1922年7月书记部迁至北京后,于8月在上海设立分部。1923年2月,书记部总部又秘密迁回上海,直至1925年5月全总成立,完成其历史使命。1924年10月,《中国工人》在上海创刊。
热血与光芒:全总上海办事处推动工人运动迅猛高涨(1925.5-1927.4)
1925年5月中旬召开的全总第二次执委会决定设立全总上海办事处。同年7月6日,全总上海办事处在《民国日报》等刊出启事,宣告设立。同年9月18日,奉系军阀封闭上海总工会后,全总上海办事处也被迫转入地下活动。1926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决定加强全总上海办事处的工作。同年8月8日,全总上海办事处在上海发出通告,宣布恢复活动。
全总上海办事处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推动上海工会组建。1925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上海问题决议案》,明确提出“组织全上海工会之总联合机关”。5月31日,上海总工会在五卅运动中公开宣告成立。二是领导推动上海及各地工人罢工斗争。1925年5月29日,筹备中的全总上海办事处号召各地援助上海、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全总上海办事处成立后,针对南京下关英资和记蛋厂工人被杀等事件,采取发通电、通告等形式,呼吁各界支持工人抗争。三是反对北京军阀政府颁布的工会条例。1925年7月3日,筹备中的全总上海办事处与上海总工会联名致电北京政府,反对政府公布的《工会条例(草案)》;7月6日全总上海办事处成立后,多次通电全国各工会组织起来抗争;8月13日、9月9日两次致电北京政府,要求对该条例进行修正。四是资助与抚恤各地在斗争中受难的工友。五卅运动后,上海、青岛等地不时发生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军阀镇压工人和民众的事件,一大批工人被打死、打伤、入狱,另有数十万工人生活困难。全总上海办事处多次发电,请各界筹款接济工人,并对死难、受伤与被捕工友进行救济。五是声援上海总工会被捣毁。1925年8月22日,帝国主义与反动派指使工贼流氓捣毁上海总工会会所,全总上海办事处为此致全国通电,电文称上海总工会“真可谓民族精神所寄托”。六是策应北伐军北伐。1926年8月下旬,全总上海办事处向各地工会发出通告,号召各地工友多方支援北伐军。在党和全总的领导下,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成立党领导下最早由民众在大城市建立起来的革命政权——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
奋斗与坚守:全总机关在上海白色恐怖下的艰难探索(1927.9-1933.1)
1927年9月,全总机关秘密迁到上海,开始了全总机关在上海5年零3个月的艰苦斗争。
全总机关在上海这一时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组织召开六次重要会议,包括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第一次执委扩大会议,会议于1928年2月8日~12日秘密召开,通过《中国工人阶级的指南针——全国总工会目前总任务议决案》等文件;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第二次执委扩大会议,会议于1929年2月17日~22日秘密召开,并通过《全国职工运动目前的总任务》等决议案;第五次全国劳动大会,党领导全总于1929年11月7日~11日秘密召开,与会代表听取项英作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作报告》等,大会通过《全国工人斗争纲领》等决议,并发出《反对国民党军阀混战宣言》等文告;全总特派员会议,会议于1930年3月20日~27日秘密召开,李立三作大会政治报告;与中国共产党共同发起召开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会议于1930年5月下旬秘密召开,这是第一次全国性的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全总常委扩大会议,会议于1930年10月6日~7日秘密召开,通过《目前政治形势与工会任务决议案》等决议。二是开展对白区工人运动方针的探索。1931年秋,刘少奇由莫斯科回到上海,任中共临时中央职工部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从1931年夏到1932年4月,刘少奇陆续撰写10余篇报告和文章,多方面阐述白区工运策略问题。三是组织领导工人罢工斗争,如1932年1月领导沪西日商纱厂工人反日罢工,1932年4月领导时事新报馆工人斗争,1933年3月~4月领导上海南洋烟草公司工人斗争。
隐蔽与积蓄:全总白区执行局,探索白区工运方针道路(1933.1-1936.11)
1933年1月,全总机关和中共中央一起迁移至江西中央苏区,在上海设立全总白区执行局。
全总白区执行局主要任务是代表全总领导国民党统治区和日占区的工人运动,具体为:一是作为在苏区的全总与全国各地工会组织的联系与中介,接待各地到全总请示汇报工作的工会干部,给予指导,并尽可能地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二是代表全总对上海工会联合会等工会组织的工作给予领导。三是代表全总与赤色职工国际工会组织进行联系。
全总白区执行局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承担全总机关的部分职能,从其间所发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华北的决议》等文件就可说明。此外,还多次以全总名义,对开滦大罢工等发表宣言。全总白区执行局于1936年底结束,工作人员大多转入上海工人救国会的活动。
全总在上海的历程,就是全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职工运动指示意见,践行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纽带的历程;是全总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自身工作的主题和方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艰苦斗争的历程;是全总坚持依靠工人的方针,深入工人,教育工人,启蒙工人,组织工人,维护工人,赢得工人信任,获得全国工会领导权的历程;是全总在大城市探索职工工作、工会工作路子,积累工作经验、探寻工作规律的历程;是全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工会组织体系,谋求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的历程。
上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中国红色工运的重要承载地,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开创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党领导下的广东百年工运实践与启示
广东省总工会
广东是党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之一。第一、第二、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都在广州召开,正式确立了党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1925年5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揭开中国工人运动新篇章。广东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
1953年4月22日,广东省总工会正式成立。广东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增援前线、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开展了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创模运动、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等运动,为广东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广东工会积极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出台全国第一个关于工会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经济特区企业工会规定》,创新打造“上代下”工会维权“蛇口模式”,率先在全国树立起工会理直气壮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新形象,创建了镇(街)、村、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的“宝安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工会立足职工大省、工会大省实际,牢牢锚定“走在前列”目标,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推动全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南粤工匠”“南粤最美职工”等系列宣传教育,依托红色工运场馆、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阵地构建“十五分钟职工思政工作圈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承办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办全国首个省级工会劳模工匠本科班,连续13年开展“求学圆梦行动”,帮助近30万名职工实现学历技能双提升,打造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总结推广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经验,打造送温暖、“智送清凉”“二次医保”等服务品牌,建设“12351”热线一站式维权服务平台。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制定实施《广东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十四五”发展规划》,总结形成百人以上企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建设“广东经验”。
广东百年工运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深化工运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成立前的广东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往往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的指导,推动了广东工人运动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工人阶级也由此找到自我解放的正确道路。历史一再表明,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工运事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保持勃勃生机。广东工会将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夯实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广东工会始终把党的中心任务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组织动员职工参加参军参战支前运动、新劳动者运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等;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改善贫穷落后面貌作出重要贡献;到改革开放以来,广泛参加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再到新时代新征程,牢牢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历史一再表明,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题和方向。广东工会将牢记“国之大者”“省之要事”,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在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组织动员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
必须始终坚持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职工队伍和谐稳定。广东地处“两个前沿”,在地理位置上是“交汇处”,在文化上是“交融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交锋处”,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形势复杂严峻。一直以来,广东工会始终将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和职工队伍稳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从制定落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10项制度机制,到培育发展全省12.1万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3.4万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7800多名工会劳动关系信息员等工会维权维稳专业力量,再到协助党政妥善处置一系列劳动领域敏感事件,有力守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南大门”。历史一再表明,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同一切不利于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团结统一的行为作斗争,是工会组织必须坚决扛起的政治使命。广东工会将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积极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以职工队伍和谐稳定有力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必须始终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总章》,第一条就明确规定“本会以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保护工人群众权益是中国工会的神圣职责。一直以来,广东工会始终厚植职工情怀、站稳职工立场,密切关注职工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职工群众。历史一再表明,工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最大的危险是脱离职工群众,工会要赢得职工群众信赖和支持,就必须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东工会将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和职工需求,不断丰富维权服务内容、创新维权服务载体、提升维权服务质量,突出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困难职工等群体服务保障工作,让工会服务更加可感、可知、可及、可得,切实提高职工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必须始终坚持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精气神是广东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广东工会历来具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工会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群团改革的部署要求,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主线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职工队伍状况相适应的工会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工会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职工功能不断增强。历史一再表明,深化工会改革和建设,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职工的呼声,更是工会永葆生机活力、当好桥梁纽带的动力所在。广东工会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聚焦提升工会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与时俱进完善工会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不断推进工会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努力为全国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广东探索、留下更多广东印记。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广东工会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百年工运的壮阔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坚定走在前列,全力打造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让党放心、让职工信赖的工会组织新形象,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和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团结动员职工为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湖北省总工会
湖北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922年7月,全国最早的地方工会组织武汉工团联合会成立,1926年9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汉口设立办事处,同年10月,湖北全省总工会成立。1927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迁址武汉,在党的领导下坐镇湖北,指导全国。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惊雷在此炸响,林祥谦面对军阀屠刀发出“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的钢铁誓言,施洋律师用生命在武昌洪山脚下书写“劳工律师”的为民赤诚。我国工人运动在此第一次形成全国规模、此呼彼应、奔涌浩荡的壮阔局面,湖北工人阶级用热血丹心写下了中国工运史上光辉的一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近一个世纪以来,湖北工会始终紧跟党的步伐,牢牢把握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运主题,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开拓创新、积极履职尽责,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从汉阳兵工厂的机器轰鸣,到武钢高炉的钢花飞溅;从三峡大坝的建设号角,到光谷芯屏的科技突围,湖北工人阶级始终挺立时代潮头,继续谱写属于劳动者的光荣与梦想。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为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和做好工会工作指明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湖北,在改革的历史关头、抗疫的重要时刻、发展的关键节点,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赋予湖北“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使命任务,对湖北工作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给全省上下以强大思想指引、极大精神鼓舞、巨大前进动力。
湖北省总工会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实施凝心铸魂、建功立业、岗位成才、赋能创优、强基固本“服务支点建设五大工程”,进一步发挥好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汇聚磅礴力量。
扛牢政治责任,在听党话、跟党走中提升新境界。百年工运薪火相传,湖北工会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工会和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百年前,刘少奇、李立三等领导同志,在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系统讲授《工会组织法》《国际职工运动》等,《劳动周刊》在这里传播真理的火种,奠定了湖北工会引领职工坚定追随党的光荣传统。
奋进支点建设新征程,全省工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化“中国梦·劳动美——勇当支点建设主力军”主题宣传教育,建设运用好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武汉二七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各级“劳模工匠宣讲团”和5600多支小分队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宣讲,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在感恩总书记关怀厚爱中牢记初心使命,在践行总书记期望重托中加快奋进步伐,矢志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把握工运主题,在组织建功立业中展现新作为。百年工运接续奋斗,湖北工会牢牢把握工人运动时代主题,组织动员全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从“武字头”重器挺起共和国工业脊梁,到“湖北造”“湖北船”“湖北桥”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时代强音。
奋进支点建设新征程,全省工会要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北的使命任务,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双“百千万”劳动和技能竞赛,组织职工竞技能、赛贡献、当先锋。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以技能培训和竞赛、技能等级评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三步曲”构建“培训—评价—激励”的完整体系,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持续宣传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群体,打造全国叫得响、社会广泛赞誉的“新时代荆楚工人优秀代表”,形成“劳模工匠耀荆楚”火热氛围,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荆楚大地蔚然成风。
践行为民初心,在做实维权服务中打造新品牌。百年工运一脉相承,湖北工会始终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基本职责,从汉阳铁厂组织唤醒产业工人争取三角三分工钱,到如今遍布城乡的5035个工会驿站形成“15分钟服务圈”,坚持维护职工权益有力度、服务职工工作有温度,让职工群众可感可及,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奋进支点建设新征程,全省工会必须把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结合起来,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合推进“线下线上”职工普惠服务,丰富拓展工会驿站服务品牌,建设一批“群团协同”驿站服务综合体,丰富拓展服务项目,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职工群众心坎上。构建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工会+法院+检察+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办好职工服务年度十件实事,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激扬进取锐气,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展现新风貌。百年工运赓续前行,湖北工会传承荆楚先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精神,坚持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促发展,从成立全国第一个地方总工会,到数字赋能打造“网上职工之家”,不断优化工会组织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活动方式,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作体系。
奋进支点建设新征程,全省工会必须紧扣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分级分类推进“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会组织覆盖,组织引导工会党员干部学习提能、实践强能,持续开展工会干部“当一天驿站站长”活动,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就地就近服务职工群众。以健全“我的工会我的家”工作体系为总揽,加强系统谋划和品牌打造,推动各项工作在中部争第一、当标杆,在全国争一流、当先进。
勇立潮头敢为先,奋楫扬帆新征程。湖北工会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赓续百年工运红色血脉,知责而担、向高而攀,不断开创湖北工会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奋斗之姿向中华全国总工会百年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