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一个令人敬佩的人——专访成都商报发行公司花牌坊站优秀班长徐仁泽(成都传媒集团叶学锋)

一个令人敬佩的人

——专访成都商报发行公司花牌坊站优秀班长徐仁泽

 

成都传媒集团叶学锋

 

徐仁泽,男,成都人,现年51岁,中共党员。下岗后于20032月进入成都商报发行投递广告有限公司花牌坊发行站工作,任斌升班长。他在公司工作已经6年多了,03050708年均被评为公司的先进员工,受到公司的奖励。他所带领的班的业绩在花牌坊发行站中十分突出,斌升班是花牌坊站的优秀班。作为一名下岗职工,他没有因为自己下岗而抱怨、沉沦,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改革的需要,勇敢去面对改革所带来的现状,在改革浪潮中重新定位,找准方向,珍惜发行公司给他的再就业机会,全身心投入到发行事业中来。他没有辜负公司和工会组织对他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在平凡中见其伟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下岗工人适应社会,自强不息,勤奋上进的人生态度,他身上所拥有的品质令我们感动,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敬业精神令我们落泪。

一、徐仁泽工作情况介绍

记 者:你是一个老班长,一个基层管理者,在如何管理你的组员上肯定有一套你认为比较合理、实用的好方法吧?

徐仁泽:我主要是从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上下功夫。就制度化管理而言,我每月会根据公司和发行站的要求,结合我们班组员的订单情况,制订一个月计划;每周召开班组会,传达公司政策和发行站的最新要求,然后作出一个周安排;每天要询问、检查每位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做到日检查。通过“月计划”、“周安排”、“日检查”三步曲,我们班各项任务就能按计划有序进行。就人性化管理而言,我主要就是根据组员的个体差异,切实地帮助他(她)。我们组6个人,只有2个男同志,女同志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但体力上较男同志就处于劣势了,于是在周四、周五报刊多的时候,我就主动协助女同志送报。凌晨,在分报现场,我看到哪个组员的动作慢些,就主动去协助她分、扯、套报。组员家有什么事都要去关心。比如温金友的老婆去世了,我就组织大家去安慰、帮忙料理后事。

记 者:报纸大幅涨价后,你是如何带领你的组员留住订户,保持发行量的稳定的呢?

徐仁泽:报纸大幅涨价后确实给我们的征订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我们主要采取大力宣传和开发新订户的方式来稳定发行量的。我们上门去给老订户解释涨价的原因,宣传报纸的品牌价值、市场影响力、报纸提供的信息对订户的好处,以及我们优质的服务带给订户的便捷和满意等,求得订户的理解,继续成为我们的忠实订户。当然,报纸大幅涨价后有一部分订户会流失是我们预想得到的,为了弥补流失订户的数量,我们就采取开发新订户的办法来解决。

记 者:目前你们班在稳订发行量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徐仁泽: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我们班负责发行的区域里的“新一村”因迁址造成订户流失的问题。“新一村”我们班有近180名老订户,随着迁址工作的进行就涉及到这些老订户会逐渐流失。为了尽可能弥补流失数的缺口,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去开发新客户。我们有效利用宣传报去攻宏达国际大厦、广电局、证券所等,目前已经新增了近80份的报纸了,但还有100份的数字缺口,我们还需要加倍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开发新订户来稳定发行量。

记 者:公司代理的报刊杂志多,同时,公司开展的多种经营业务也多,你是如何兼顾这二者的关系的呢?

徐仁泽:首先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然后就是要付诸行动。公司代理的《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每日经济新闻》《居周刊》《快一周》等报刊杂志与公司开展的牛奶、电视购物、食用油等多种经营业务同样重要,都是我们不折不扣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要讲究技巧和方法的。比如在餐厅吃饭,就要有意识地给老板推荐公司的食用油;买烟的时候也不要忘了给老板说喝自己送的牛奶;在亲戚朋友聚会的时候也不妨介绍自己所做的业务,请亲朋好友支持。

二、人们对徐仁泽的评价

花牌坊站新站长李宁:

徐哥总是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份内份外的工作,平凡中体现着人性的执着,常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感动,朴实无华让人尊敬。

花牌坊站老站长罗明迎:

“岗位做奉献,真情为他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踏实勤恳”,闲不住的“老黄牛'

花牌坊站分站长杨秀群:

徐哥是一个非常好的人,我们在一起共事很多年了,遇到他是我的幸运,有他的支撑,我工作轻松多了,也放心多了。他是我们分站的一个班长,但他却干了许多他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分担了站长、分站长的许多工作。他大公无私,宁愿自己吃亏也要顾全同事和发行站的利益。他是那种典型的“胳膊肘往外拐”的人,也是眼睛里看得到事的人。他是站上的老大哥,非常受人尊重。

花牌坊站内勤周李敏:

我是一个立即送内勤,徐仁泽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每次物流中心要运油和运礼品到发行站来的时候,东西一到站上,他都主动带头帮着卸油、卸礼品,其他人在他的带动下都纷纷加入到卸货的行列中来,一会儿物品就整理、码放好了,我很感谢徐仁泽,而他却说:“我很愿意为大家服务,现在能为大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荣幸。”他这种甘愿付出,不辞辛劳,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值得我学习。

斌升组组员邹亚红:

徐仁泽是我们的好班长,因我是个新投递员,住家又远,他经常帮助我整理报纸,刚开始学投报时我有时送错报,他就及时帮我补投、妥善解决投诉问题。在他的帮助下,我感觉工作很愉快,很愿意在他的带动下争做优秀投递员。

斌升组组员苏琴:

我们的班长徐仁泽确实是一个对工作尽心尽责,对组员关心爱护的好班长。就说他妈妈去世那件事吧,因为他是家中的独子,很多后事需要他去办,老爸需要他去安慰,我就对徐哥说:“徐哥,你就多休息几天再来上班吧。”可是徐哥很快就来上班了,这件事让我很感动。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他的敬业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记者采访手记:

让人落泪的敬业精神

从发行公司联合工会处得知,成都商报发行投递广告有限公司花牌坊站有一个班长叫徐仁泽非常优秀,于是我迅速赶到了位于小通巷的城区花牌坊发行站想对他做个专访。10点过,徐仁泽回到了站上,与其他回站投递员不同的是他手里还提了一袋枇杷。他一回站,分站长杨姐就高兴地大声对他说:“徐哥,叶老师已经在等你了!”徐仁泽一边对我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一边去洗枇杷来招呼大家吃。从这一细节看得出徐仁泽是一个很有礼貌很热情的人,给我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我们的谈话是从他进公司之前谈起的,通过交谈,我知道了徐哥是个阅历非常丰富的人,扛过枪、下过乡,在工厂也工作过,下岗后他于03年进入成都商报发行公司开始了他新的人生旅程。他管理班有一套好的方法,他自信地告诉我他们班没有一个是五等投递员。由于班上女同志多,为了公平,他总是轮换着帮助她们,避免同事们说他偏心。他的班业绩好,组员很团结,但在与我的交谈中他一直都很谦虚、务实、真诚,说他所做的都是应该的,很多班长都做得比他好。他告诉我,他在发行站工作得很快乐。他说他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取得的,他非常感谢公司给予了他工作的机会,感谢工会组织给予他极大的关心,感谢同事们给予他的大力帮助。

采访完徐哥后,我与分站长杨姐聊了一会儿。热情的杨姐一个劲夸徐哥,杨姐对他的尊重、喜欢溢于言表。杨姐对徐哥的表扬中,有四句话我觉得概括得很精辟。“遇到徐哥是我的幸运”“徐哥是眼里看得见事的人”“徐哥是胳膊肘往外拐的人”“徐哥是一个默默做好事的人”。通过与杨姐的交谈,我了解到徐哥除了承担了班长的职责外,他还负责了站上外报外刊的分发、有时早上还要接报车、要负责10天站上牛奶的分发、有时周末还主动到发行站来打扫卫生等。遇到报刊数有差错的时候,他先满足别的组的需要,然后再用自己的报刊来弥补本组组员的数,组员们给他开玩笑都说他这个组长是胳膊肘往外拐的人。

与杨姐聊了以后,我与李宁站长谈了一会儿。李站长说:“徐仁泽确实不错,真的不错!”,赞叹之后他给我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2009年的515日上午815分,徐仁泽正在替班投报途中,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母亲不行了,赶快回去。徐仁泽心里十分着急,恨不得立刻飞到80多岁的老母亲身边,但他考虑到奎星楼还有10多份报纸没投完,订户收不到报纸会投诉,公司的优质服务质量会受到影响,本来今年任务就重,报纸涨价后维护与订户的关系难度加大了,平常要求组员要千方百计让订户满意,以便留住订户,今天他为组员替班,怎么能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订户的不满呢?于是他决定把报纸投完就立即回去看望母亲。830分,他再次接到家里催他回去的电话,这时,他刚好投完最后一份报纸,于是飞快地往家里赶,可他的老母亲撑不住了,于839离开了人世,而徐仁泽在852赶到了家,

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眼,没给母亲说上最后一句话,徐仁泽忍不住放声大哭,这是他永远没法弥补的遗憾,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徐仁泽是公司2700多名发行人员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作为一名党员他是合格的,作为一个班长他是优秀的,作为一个发行明星他是当之无愧的,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名下岗职工,他及时调整心态,适应社会发展,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他没有因为自己下岗而抱怨、沉沦,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改革的需要,勇敢去面对改革所带来的现状,在改革浪潮中重新定位,找准方向,珍惜发行公司给他的再就业机会,在公司和工会组织的关心、帮助下全身心投入到发行事业中来。他身上所拥有品质令我们感动,他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敬业精神令我们落泪。本文获征文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