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锦今天从市总工会获悉,在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成都12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接受表彰。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0人,先进工作者2人。
据介绍,我市12名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参会代表,都是通过层层选拔、优中选优,并广泛接受了社会监督,他们是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贡献突出、成绩显著的先进典型,是我市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优秀代表、时代楷模。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姜文盛
三十年来,姜文盛一直战斗在航空工业技术第一线。
从科研生产现场技术员到特设技术系统首席工艺师,再到多个型号飞机的服务保障项目总师,他参与和主持了多个型号飞机特设系统从二代到三代、四代跨越的工艺设计,为多个型号飞机参加阅兵等重大专项任务提供技术支持保障。
瞄准实战化、联合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新军事训练要求,姜文盛对装备质量、作战性能、响应速度等服务保障工作制定了系统的规划,并贯彻落实,为“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目标做出了贡献。他先后于2002年荣获“中航工业集团歼十飞机05架原型机首飞三等功”、2004年荣获“中航工业集团歼十双座机01架首飞三等功”、2006年荣获“中航工业集团“十五”航空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三等功”、2007年荣获“中航工业集团歼十双座机设计定型二等功”、2015年荣获“中航工业集团“1509”活动重要贡献个人奖一等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荣获“航空工业集团建军90周年阅兵重要贡献二等奖”、2018年荣获“成都市国资国企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左治建
作为企业一名基层技能人才,左治建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在型号攻关、技术进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成为国内不可多得的“大国工匠”。
积极投身“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的生产实践,在型号研制中攻坚克难,主持解决了某型号发动机钛合金薄壁焊接机匣氩弧焊变形、涡轮支撑机匣组件焊接变形等多项技术难题,在国家“两机”重大专项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坚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勤学敏思、刻苦钻研,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明显,近5年来主持开展了30余项技术改进,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项。
2016年,成立了“左治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以“突破技术瓶颈、创新工艺方法、培养焊接人才”为目标,已培养出多名公司级劳模标兵、成都工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左治建同志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工匠”“成都工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航发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成都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工程师刘源
带领党员服务队始终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恪守“有呼必应、有难必帮”的承诺,刘源十四年如一日坚持为民服务。
工作中,刘源带领队员为辖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服务对象义务提供电力抢修、买米买油、探病问诊等帮助;为社区居民安装电动车充电点、整改黑楼道;为留守儿童送知识、献爱心,长年资助两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历年的抗灾抢险中,他总是冲锋在前,为群众送去温暖和光明,以实际行动“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荣获2019年“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17年“全国助人为乐模范”;201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中国好人榜”;2015年“中央企业道德模范”;2015年“四川省道德模范”;2015年“四川好人”;2012年“四川青年五四奖章”;他所带领的党员服务队荣获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6年“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2015年“四川省国资委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2019年“四川省先进党组织”等荣誉。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高级工程师刘汉元
带领通威历经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追求,成长为农业和新能源双主业齐头并进的跨国集团公司,200余家分、子公司和近4万名员工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刘汉元相继于2013年11月6日,荣获国家能源局颁发的2013年唯一一席“全球新能源年度风云人物”殊荣;2014年,荣获“中国畜牧饲料行业年度经济人物”与“全球新能源商业领袖”殊荣;2015年,荣获“亚太最具社会责任经济领袖”殊荣;2016年,荣获“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董事长”殊荣。2017年7月,荣获中华思源扶贫基金会颁发的“中华思源慈善奖”;2018年5月,荣获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颁发的“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2018年10月,荣列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推荐确定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2018年11月,被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
2013年,钟波响应国家双创号召,辞去高薪工作,回蓉创办极米科技。2014年,钟波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创“无屏电视”这一全新品类,并坚持聚焦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带领极米不断发展壮大。5年时间,极米已成为投影显示行业龙头企业。2018年全年出货量近60万台,产值20亿元,成为2018年中国投影机市场出货量第一,打败了国外投影巨头,代表中国品牌改变了中国投影市场长达15年被外资品牌称霸的局面。2019年全年出货量67万台,销售额23亿元。
钟波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工匠精神,带领团队不断在投影技术、人机交互方面寻求突破,为打造极致的产品,5年时间先后当众砸毁50余台新品样机,公司拥有各项专利近300件,产品先后荣获25次国际设计大奖,获得世界工业设计奖大满贯。
极米先后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四川民营企业100强等荣誉。钟波先后荣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40年四川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奖励和荣誉。
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李强
疫情发生后,李强在第一时间带领中共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支部党员和8个志愿服务片区在家无外出轨迹的职工志愿者,陆续进驻成都市温江、新津、崇州、新都、双流等15个高速出口、1个服务区协助卫健、交通部门为过往车辆、人员测量体温、登记,宣传防疫知识。安排志愿者前往急需支援的23个村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协助镇街和社区排查数十万人次,有效缓解了疫情防控期间基层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中心八大志愿服务片区的500多名志愿者1519人次自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完成询问登记车辆6.06万车次,测体温17.6万人次,入户排查5100户,登记信息1.4万条。
李强说:“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应尽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在他的号召下,蓉州牙、成都有情有义酒业有限公司等爱心企业和从马来西亚高价购买口罩带回国的朱铭建,及时将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汇集到一起。李强丝毫不停歇,第一时间把2.4万个口罩、2300双手套、2780斤消毒液和酒精,分别送到缺少防疫物资的6个镇街、1个派出所、23个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有效控制后,企业进入复工复产阶段。李强又主动申请赶赴企业复工复产的一线,入驻成都西部龙家私有限公司。组建企业职工心理疏导志愿服务工作小组,带队走访企业82家,开展职工心理疏导、心理干预520人次。
成都金满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段丽丽
2011年,创办金满堂农业公司,坚持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种植科研创新领域多次攻坚克难,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授权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1个,科研技术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同时,该同志始终坚持共同致富,坚持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先后在成都市新都区、新津县、双流县等全省20余个县(市、区),行程10余万公里,为20000余农户免费提供农技服务,农民人均收入较之前增加2500元以上。并数次受中央、省、市等政府部门委派,赴美国、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参与以现代化农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科研邀约,同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农业发展规划,为全省“三农”工作更好更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长期以来,段丽丽冲锋在一线,奉献在一线,多次为成都多家收治新冠肺炎的医疗机构无偿提供医疗设备,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和奉献精神。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致富带头人、全国科技致富女能手、中国青年创业奖、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五四青年奖章、省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省三八红旗手、成都市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市巾帼创业明星、市第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等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
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党总支书记高德敏
高德敏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勤劳勇敢好学善思,敢想敢干,用经营村庄的理念来推动村庄的发展。
坚持抓党建促发展,要求全村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让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坚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努力带领全村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抓农村改革,努力把中央、省、市、区的农村改革政策变成村庄发展的经济动能;坚持抓村庄治理,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一体促进村庄和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关闭污染企业,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走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道路。
2014年被四川省委评为“农村优秀党组织书记”;2015年被评为全国“2015年十大杰出村官”;2018年获得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第五届成都市“道德模范”“2018四川省杰出村官”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四川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培训中心教师、高级技师唐成凤
自2007年进入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后,唐成凤长期担任公司各型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化工石油容器、等重要承压焊缝的焊接,以扎实的焊接技能出色的完成各项高难度、高要求的焊接任务,从未发生过一例质量事故。
12年来,唐成凤刻苦钻研焊接技术,努力提高焊接技艺。在生产中勇挑重担,勇于奉献,出色的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在生产实践中,善于发挥技术特长,攻克技术难关,改进焊接方法,为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做出来突出贡献。同时,通过多年不懈努力,通过自身努力钻研焊接技术在各项比赛中获得诸多荣誉。在2011年、2015年两次取得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焊工决赛获第一名,2012年5月取得第二届成都市青年技竞赛焊工决赛获亚军;2013年9月取得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焊工决赛获第二名;2014年9月获得四川省“东锅杯”焊工决赛第十一名;2015年7月获得第五届四川省焊工比赛第六名;2015年11月荣获“技能成就梦想”2015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焊工高技能人才提升赛第一名;2015年11月荣获“成都市技能标兵”;2016年3月8日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巾帼奖章的荣誉;2016年5月被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3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2018年4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4月被命名“成都工匠”的荣誉称号。
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特种驾驶工、高级工马贵帮
马贵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好学,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叉车操作技能,成为部门的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
为提升个人能力,他报名集团ie学院专科学业,不断用知识来充实自己。当有标准高、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的生产任务时,他总能冲锋在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在2013年,所在单位推动生产自动化时,因设备精密易损,在搬迁过程中易造成仪器损坏,马贵帮听闻此事后主动请缨,顶着巨大压力和风险,凭借过硬的技术,顺利地完成了设备的搬迁,获得了领导及同行们交口称赞。2014年,公司开展叉车司机人才储备计划,叉车技术过硬的马贵帮担任培训助教期间,亲身为学员作操作示范,为集团叉车司机人才储备作出了个人贡献。
马贵帮在2014年、2016年成都市百万职工技能比武大赛国防电子系统叉车比赛中一举获得“第一名”,2017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比武大赛国防电子系统二类赛获得“第二名”,并且于2015年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和“成都市技术能手”的光荣称号、2017年被推选为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被推荐为四川省工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2019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等荣誉。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研究员王海峰
王海峰是我国航空工程领域杰出的科技工作者,三十多年来他一直在科研一线从事战斗机的设计研发与预先研究工作。他从事国家重点型号歼-20飞机、歼-10系列飞机、枭龙系列飞机、多型无人机研制工作,主持推力矢量技术飞行验证项目、tbcc组合动力飞行验证项目、下一代战斗机研制等多项“十三五”未来发展重点预先研究项目,涉及飞机设计、试验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和计算机软件等多学科的综合和交叉,在飞机总体、气动、飞行控制、试飞、售后技术支持、飞机全寿命技术状态管理、四性、综合保障、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自主保障系统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海峰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航空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国家、省部级成果17项(其中8项为第一完成人),以第一作者撰写了40余篇关键技术报告,授权授理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他长期专注于航空事业,担任军科委、装发部多个专业组专家,多次立功,先后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航空报国优秀贡献奖”、“航空之鹰”奖、航空风云人物、“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梁娴
梁娴26年来年致力疾病防控,业绩突出,获评全国卫生系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首届四川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二届四川省卫生计生领军人才、第三届四川省卫生健康首席专家、成都市第16届十大杰出青年、享受成都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成都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获得四川省第10届青年科技奖,破格晋升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先后当选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
近年获省、市科技进步奖12项,出版专著6部,取得专利3项,制订卫生标准1部,发表论文10余篇,学术水平业内公认,受聘《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社区分会副主任委员、疾控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委员、国际艾滋病联盟四川项目顾问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公共卫生学院兼职教授、四川省医药卫生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有效处置非典、禽流感、甲流等突发疫情,确保成都非典零发病,为全国甲型h1n1防控提供借鉴,快速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4.14”玉树地震、“4.20”芦山地震及都江堰、金堂等地泥石流洪涝灾害,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袭,高度敏锐,提前谋划,靠前指挥,带领中心同志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作为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领导小组疾控专家组组长,充分发挥技术牵头作用,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侯初初 责任编辑 王欢 编辑 于谭阳 校对 何凡 审核 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