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崇州 金风送爽 丹桂飘香
在崇州市明湖科创园区的篮球场上
一场以“成‘工’声产力 ‘乐’业满园区”为主题的
文化盛宴如期而至
值此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
成都市总工会将节日的喜庆与文化的暖流
一并送入基层
为现场500余名一线职工带来了
一场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工匠温度的
文化体验
双节暖意浓 职工共叙家国情怀
为迎接国庆华诞与中秋佳节,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富有节日气息的互动环节与文艺节目,将浓浓的家国情怀与团圆期盼融入职工文化盛宴之中。歌曲《华夏》与《我爱你中国》唱出了职工对祖国的深情礼赞,而《花好月圆夜》则寄托了大家对团圆美满的深切期盼。在猜灯谜互动中,“十五晚上亮光光,家家户户共品尝”等谜面引发职工争相抢答,现场笑声不断,节日氛围浓厚。“猜灯谜环节特别欢乐,一下子就有过节的感觉了,”园区家装企业的职工王女士笑着说。这些节目不仅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集体认同与文化自信。
职工演职工 工匠精神舞台再现
《天府之光・工匠之魂》
作为整场活动的亮点,原创音乐情景快板《天府之光・工匠之魂》以其铿锵的节奏、生动的演绎,赢得了满堂彩。节目由8名舞蹈演员与2名快板演员共同完成,他们均来自成都各园区、企业的一线岗位,有的是家具厂排钻工,有的是印刷厂模切工,还有科技企业的研发人员。
“一开始觉得排练比加班还累,”在节目中饰演“老张”原型的家具厂排钻工张师傅坦言,“但每次念到‘焊枪点续工运火’这句词,手里就好像真有那把焊枪。我们不是在背台词,是在讲我们自己的故事。能让台下的兄弟们觉得‘对,这就是我们’,再累也值了。”
为了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三层内涵准确传达,演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排练,甚至把快板词带进车间,边操作设备边背诵节奏。导演组介绍,通过情景舞蹈与快板结合的方式,展现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科技的工匠传承。演员们用肢体语言模拟生产线的节奏,用快板词讲述三代工匠的奋斗故事,让观众在艺术表达中看见自己的影子。
文化润基层 职工是真正的主角
“最打动我的还是《工匠之魂》那个节目,”王女士补充道,“尤其是看到各行各业身着不同工装,展示岗位魅力的时候,让我觉得,不管在哪个岗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了不起的工匠。”
这场在崇州上演的送文化到基层活动通过精心设计,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与职工最真实的日常工作和情感需求紧密相连。当猜灯谜的欢笑与《我爱你中国》的豪情在同一天空下交织,当一线职工化身舞台主角讲述自己的故事,文化便超越了娱乐功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真正的“送文化”,是送去鼓舞、送去温暖、送去力量。它以文化为纽带,让职工在艺术的共鸣中确认自身价值,转化为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正是文化赋能产业、温暖人心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成都市总工会将继续深入各区园区,将更多“职工编、职工演、职工看”的优质文化内容送到基层,让“成‘工’声产力”的旋律响彻蓉城每个产业一线,助力成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职工幸福生活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