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文旅,经历美好
成都文旅西来古镇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陈奇
2005年,从距离西来古镇12公里的小城去川大念书,是川大文化产业运作与管理方向的第二届研究生。在古与今,新与旧,传承与发扬,商业与文化的穿梭中,触及文化深处的温度与坚韧。
睿智而美丽的导师说你们可以去宽窄巷子看看。骑着单车,经过西安南路,经过枣子巷桥,辗转来到维修中的宽窄巷子,透过围栏,只见那深邃的青石板,有些残破,并未平整,却知道那深邃残缺里延伸而至的故事,如何沧桑又华丽,如何厚重又淡如清风,如何流经岁月而记忆弥新回味悠长。
2007年,在临近宽窄的西安南路寄居,完成主题为蜀锦的毕业论文,兼职在一个文化艺术学校教学,黄昏的时候,常常步行经过枣子巷桥,下同仁路,去看成都画院朱红色的门,以及院子里那些古老的树木。
在抱着线装古书读着锦城繁华历史的时候,琴台路某个茶室春日黄昏的飘渺茶香,一定与我曾经邂逅;在距离宽窄不过800米的西安南路寄居的那个屋顶上,一个人看过的星空和月亮,那时,就照耀着宽窄项目,那些生长着的建筑,故事和有故事的店。而在深夜里,从阁楼的窗户里望出去的不眠的灯火,总有一些,是来自那三条传奇的巷子。
2008年,地震后一月,宽窄开街,随着主持人推开那扇门,天空飘着雨,守望家园,成都依然美丽,不知为何,就湿了眼眶。
2008年12月,负责公司赞助一个体育赛事权益执行,直播前一晚,凌晨12点,守在四川国际网球场看背景板最后的logo呈现,偌大的空旷的赛场,凌晨12点的赛场,平乐古镇的宣传板,三岔湖的宣传板,是一种白色和蓝色搭配的素雅色调,清晰如昨。
那支叫cis非常高效专业团结与国际接轨的团队,后来才知道是体产公司。而那个集团公司,就是成都文旅。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循着杜甫的诗意里,2009年3月,法国客户要去最成都的地方晚餐,搜集资料,手指点击过子非,白夜,花间,不二,听香……那一个下午,格子间里的光阴顿觉绵长,暗香盈袖,不知何夕。
带着他们经过巷子与巷子,经过马蹄浮雕与茶馆的吆喝,路边卖的精致皮影,在晕黄的灯光下,有一种陈旧的半透明的光泽,鲜艳的色彩斑驳的时光。来到香积厨,源自寺庙僧家私厨之名,取香积佛及香饭之义,魏晋之风。大大的天井,香炉安静香着,庭院里植物茂盛,空气清甜,盛开的白玉兰在夜色里有一种力量的美感。他们大喜,说是他们想来的地方,是他们到过的众多美丽中国街巷里最美的一个。
也是我最喜欢的街巷,在那些春日里,那些华美的青春里,和朋友的相聚离别,在听香, 我们在烛火里,在雨声里,聊天,啐啐念,任雨雾氤氲;在海棠晓月,提起70年前的西来,双桥夜月,落花缤纷。在平乐,听一曲平沙落雁,任思绪飘飞,在安仁,撑一把油纸伞,梦回风情民国。在西陵,看千秋西陵,四季胜景。在西来,随灵水东去,禅境西来,回归最初的本心。
彷佛是那种千回百转,无数次擦肩,无数次相遇,深爱着的那一个人,终于有天,能够相视,落座,喝一杯茶,听一段琴,相视而笑。
时隔5年,经过静安寺,南京路,周庄,杭州清河坊,平江路,南宋御街,乌镇,山塘,宏村,哈尔滨中央大街,喀什,回到西来小镇,从一个古镇到另一个古镇,从一些古老街巷到另一些古老街巷,从绵长的岁月纸页的诗句到亲历一段段地理人文历史的芳泽。到从爱着文旅项目的一个人,成为更为深爱文旅的一名文旅人。
在西来小镇上与文旅一起度过的近500个日夜,百颗灯四度升落,灯火若明若暗,温暖而坚定的守护这个古老的小镇,1456年代代传承的精神家园。初见时灵水古榕十八栋房子的地基大坑,如同一个个莲花池,你知道将会绽放如何的清丽脱俗之美。逐渐呈现,沿着临溪河的十八栋建筑,依着临溪河水和千年古榕的节奏进退起伏。榕树,博大包容;建筑禅意雅致,自然舒展出意境澹泊的河岸风景线。
2011年9月29日,西来天空如洗,阳光灿烂,文旅人与当地原住民一起见证西来古镇禅茶之旅的启动,一同见证灵水古榕文化商业街区的禅意绽放。西来茶礼优雅拉开帷幕,一年多的努力,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流过的汗水和泪水,那些梦里醒时不断出现的画面和名字,西来,这个我家乡的小镇,在文旅妙笔下,似一朵莲花涅槃绽放。
2012年1月2日,“蜀粹芳华,再现经典”西来开戏演出的第二天,天气阴冷,川剧表演艺术家们在古戏台上演出精彩折子戏,镇里的老人们倾巢出动,各自搬了板凳来坐着,随着戏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或悲或喜。锭蓝长衫,瓜皮帽子,转注的眼神,沧桑而平静的脸庞,这些平时散落在老茶铺里、家里、山上、田间的老人们从来没有这样整齐的集中过,甚至在1月1日,演出中途下雨也没有让这些老人提前离开。作为工作人员的我,用相机记录这一切并心生感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就这样与我亲密的发生关系,代代相传的精神血脉经过文旅传递并延续下去。
突然,有位女士在身后拍我,问说,你是文旅的吗?她知道答案后继续问我,文旅对西来是怎么规划的,将如何打造。
她是张彦硕女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在宽窄巷子看到西来开戏的海报专门过来,说很喜欢西来的老建筑,说起对宽窄的赞许,说起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末了送了两本她写的书给我,在扉页上写着:“共护古国,责任长存。”
这就是文旅与生俱来的使命,保护、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赋予古老文明新的活力与生命力,让美好发生,在自然山水间,在古街巷陌里,在每个游客的微笑里,在每个文旅人与项目共同成长的日日夜夜里。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过着平凡的日子,不知道会不会,如此洞悉心里的声音,又如此幸运的与美好携手同行。
2007年三月,在琴台故径,我携一卷古书,与你擦肩而过,2012年,在三月初西来的微雨里,我写下这些文字,给我们的缘分,我想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写一些文字,给爱着的你,也给我自己,记录下这份源自心灵深处的美好,看着这些美好,如同绽放在三月的繁花,给世界希望,微笑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