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市总工会大力实施农民工援助行动助推成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市总工会大力实施农民工援助行动
助推成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为推动灾后重建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促进我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又好又快发展,积极为党政分忧、为农民工解难,配合政府切实做好农民工就业和困难帮扶等工作,市总在全市开展了“10万农民工援助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工会共完成农民工援助150567人次,共投入援助资金552.66万元。其中,培训61583人(技能培训8525人,创业培训5789人,新市民培训31067人,“三新教育”11515人,就业培训5787人),帮助1153名农民工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就业服务59595人(就业指导19735人,职业介绍17515人,实现就业22355人);送温暖帮扶和维权服务19289人(生活救助11758人,子女助学965人,医疗救助75人,维权服务1030人,平安返乡5571人);市总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先进单位称号。为切实叫响做实“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市总工会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培训为先导,促进农民工技能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一)新市民素质培训教育再上新台阶。截至9月,已在20个区(市)县和3个市属新市民学校培训基地培训农民工31067人。今年新增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优美城乡环境和爱国主义教育新内容,使教育培训活动更富现实意义。
    (二)深入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三新”教育活动。组织职工志愿者1821人次,深入四个市县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以“改进生活习惯、培养文明行为”为主题的“新家园、新风尚、新生活”文明素质教育130次,流动课堂53个,参加农民达11515人。组织文艺演出23场,放映电影50余场。
    (三)以个性化培训适应新需求。各区(市)县工会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布局调整和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转岗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和就业订单式培训,既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又进一步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业能力。
    (四)围绕农村产业定位开展创业培训。各区(市)县工会以地方“一镇一产业”、“一村一品”产业规划为方向,依托相关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农民工syb和iyb培训工作。新津工会以农民工回乡创业园区为帮扶阵地,建立各项帮扶援助机制,参与土地流转协调服务,组织农村新型技能技术培训推动回乡农民工落户园区发展。金堂工会开展稻虾混养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工开展龙虾绿色生态养殖,每亩增收5000元以上。邛崃工会开展茶叶种植培训,引导农民工种茶增收。温江工会开展植物扦插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工开展彩叶地被植物种植,年亩产值达数万元。
    二、以“春风送岗位”、“就业援助招聘会”和“春暖行动”为内容,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一)深入乡镇“送岗位、送政策”。全市工会结合“暖冬行动”、“春风送岗位”活动,共举办大小型招聘会212次,提供岗位39752个。其中3月10日由市总工会与团委、妇联、残联在大邑举办的“情暖灾区·共建家园——春风行动就业援助大型招聘会”,组织用工企业189家,提供岗位12832个。来自大邑各乡镇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民5000多人参加招聘会,有2505人与用工企业达成意向性协议。现场发放各类就业宣传资料2万余份。截止目前,援助行动共帮助22355名农民工实现就业。
    (二)“春暖行动”促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各级工会劳动合同指导员队伍配合劳动部门积极深入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住宿餐饮业宣传指导,出动人员2119人次,发放资料52.38万份,印发劳动合同示范文本12万份,先后在9726家企业开展劳动合同签订指导工作,涉及农民工22.79万人,共协助推动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22.16万份,其中补签劳动合同2.6万份。
    三、以工会创业小额贷款为推手,促进回乡农民工创业致富。
    按照成都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要求,市总制定了“帮助2000人创业和实现小额贷款3000万元”的民生目标。市总与成都银行、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工会创业小额贷款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制定《成都市工会创业小额贷款及创业援助实施办法》,全市工会共安排资金560多万元,建立贴息、担保、创业补助援助机制。各级工会帮扶中心设立工会创业小额贷款服务窗口,开通工会创业贷款绿色通道,建立52个就业创业培训基地,极大地方便了创业人员。为树立农民工回乡创业典范,市总制定《成都市工会农民工创业园区管理办法》,在新津建立了“成都市总工会回乡农民工万亩创业园”,目前园区内实现创业项目153个,年产值将达到80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近2000人,成为工会回乡创业工程的示范园区。截止目前,全市工会共完成农民工创业培训5789人,共帮助1153人实现创业,实现小额贷款3555万元,带动就业9063人。
    四、以困难帮扶、维权帮扶为抓手,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两节”期间慰问帮扶送温暖。全市各级工会在“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中共慰问农民工15013人,发放送温暖资金328.18万元。举办“情暖农民工、和谐新成都”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慰问我市各个行业农民工代表800余人,发放慰问品6万余元。共为5571名农民工提供返乡帮助,其中为2728名农民工购买车票,组织返乡包车56辆。市总为各区(市)县共2000名农民工提供10万元返乡补贴。
    (二)“暖冬行动”促和谐、保稳定。市总工会联合共青团、妇联和残联以“情暖灾区、共建家园”为活动载体,以“三送、四助、一促进”(送物资、送文化、送健康;建房帮助、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入学扶助;促进就业)为活动内容,共同在四个灾区举办了5次大型活动。为确保灾区困难职工农民工安全过冬、温暖过冬发挥了积极作用。仅市总工会就组织送温暖资金和物资32万余元,慰问四个灾区困难农民工1000余人户。组织6家医疗机构赴灾区现场诊疗300多人。组织文艺演出3场,放映电影13场,发放各类书籍资料2万余份。现场开展了猜灯谜、卡拉ok大家唱、顶气球等活动,提供写春联、刨菜板、理发、家电维修等免费服务,积极营造温暖祥和、欢乐过新年的良好氛围。
    (三)以“金秋助学”为载体,助困难农民工子女上大学。今年,按照政府边缘困难家庭标准对困难农民工进行了摸底、建档,共为965名考上大学的困难农民工子女提供入学救助,发放助学金192. 55万元。
    (四)夏季酷暑送清凉和安全卫生检查。各级工会深入车间、工地,走访企业772个,带着清凉慰问品将党和政府以及工会的关怀送到战高温、斗酷暑的农民工手上和心上;组织安全卫生检查289次,督促企业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确保农民工人身安全、健康。市总安排慰问资金10万元。
    (五)维权帮扶。全市工会共接受农民工有关法律咨询1800余人次,发放法律资料6000余册,提供法律服务1030件,办理诉讼案件150余件。城际间维权共办理案件50余件。办理农民工日常信访69件,涉及农民工300余人,其中为农民工追讨工资32件共计50余万元。“两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协助有关部门在农民工工资专项维权行动中,共帮助5738名农民工追讨欠薪5057.3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