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关于永葆职工之家生命力的理性思考

关于永葆职工之家生命力的理性思考

成都市总工会  古勇奇

职工之家建设经过各级工会组织,特别是广大基层工会二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不断提出建家活动新要求,注入建家活动新活力,赋予建家活动新内涵,拓展建家活动的新形式,总结建家活动新经验,开创建家活动新局面。工会各项工作通过职工之家建设这个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和重要手段,使自身建设得以巩固发展,工作水平得以推动提升,重点难点得以突破加强,工会作用得以显现发挥。得到了广大基层单位党组织的重视,行政的理解、支持和会员群众的认同、信赖、拥护并积极参与,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职工之家建设效力在于促进基层单位的改革和发展

建设和发展是每个基层单位的两大主题,需要由惟一能动的、起决定性主导作用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中的绝大多数——职工来支撑实现。职工与用人单位共同作为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在主体明晰和利益分化的劳动关系中,双方在现实的利益差别与矛盾中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各自以实现和满足自身的利益要求为最基本的利益取向。

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协调和稳定劳动关系,一方面是以劳动关系一方主体的身份直接进入,而不是居中调节;另一方面,协调劳动关系只是工会代表和维护的出发点,其目的是劳动关系进一步和谐稳定,使劳动关系主体双方通过利益磨合、矛盾缓解、冲突平息、纠纷消除,从而实现利益的整合,进而维护劳动者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

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职工,保护、调动、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工会组织的基本任务,贯穿工会工作的全部与始终,使工会的主张与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同向一致。建家工作也只有牢牢地把握住这个中心,紧紧围绕单位改革发展这一主题,始终以经济建设这一大局为重,把工会工作和建家活动融入企事业单位的中心工作中,追求劳动关系双方在稳定协调下的合作、互惠、双赢和共同发展。

职工之家建设魅力出于推动工会维权职责的全面履行

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的有机组成部份,其作用的发挥,最基本的是履行维权职责,实现和保障劳动者权益,在劳动领域活动中有所为,进而影响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工会以劳动法律体系作为其基本依据,在劳动关系中以劳动者代表的身份享有在劳动条件的确定、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者自身的发展等方面的代表权、维护权、参与权和集体协商谈判权。

工会是集体劳权的代表,这一代表权的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具体内容是履行维护职责。主要通过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这一基层工会的基本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来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主体双方。使劳动关系趋于缓和与稳定,从而主动地、整体地、全面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职工之家建设实现工会承担起作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代表的社会责任,在协调、规范和稳定劳动关系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把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政治权利和文化需求作为开展建家活动的基本内容,把履行维护职责突出维权贯穿于职工之家建设的全过程,推动工会各项重点工作的全面落实。

职工之家建设动力归于体现对职工的人文关怀

利润的最大化和规模扩张,促使企业想方设法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降低物耗与成本等增进效益的方面下功夫。企业工作注意力聚焦于如何使其经济运行科学、合理和增强竞争实力上,要求职工多是遵守、服从,在尊重人性、张扬个性、顺应个人心理行为规律等方面表现相对淡漠。企业采取的是刚性的管理,强制、命令色彩浓郁,职工作为劳动者在企业中被视为客体要素,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满足在精细的劳动分工和单调的工作方式上往往被忽视。

工会必须密切联系职工,听取和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关心职工的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困难,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既是劳动关系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工会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并发挥作用的一种必然选择。依靠会员群众建家、爱家、护家、评家、管家,职工之家建设活动能更加形象、更加全面地体现工会履行维护职责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工会只有加大对“家”的硬件设施投入,赶紧对“家”的软件设施建设,努力为职工说话,替他们作主,帮他们撑腰,代他们排忧,助他们解难;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拓展他们的成长空间;为个人兴趣满足创造条件,为职工非职业才能表现提供舞台,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办实事,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建家活动只有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拥护和支持,职工群众才把工会作为“粘合剂”、“蓄水池”和“避风港”,感受到家的存在、家的氛围、家的关爱、家的庇护和家的温暖,真正地把工会作为温暖、和睦、搏爱、民主的大家庭。

职工之家建设活力源于常抓不懈常建常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使劳动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单一的劳动关系被目前多元化、复杂化的劳动关系不可逆转地取代,劳动关系的确定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契约化、社会化。作为在劳动关系矛盾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存在的工会,一个层面必须依托劳动关系才能在社会关系中存在,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另一个层面劳动关系的构成和运行,需要工会的直接介入。

工会以劳动者一方的代表身份代表职工,行使集体劳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但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地位、状况、需求、作用、权益不尽相同,表现出不同类型的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和矛盾也有所不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方式、手段和途径也各有差异,引导、保护、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方法、步骤、措施更应有所区别。

显示一个时期基层工会的工作水平,代表单位党政和职工对工会履职尽责的一致认同,体现基层工会工作全部内容的职工之家建设是渐进的、长期的,不是立竿见影、吹糠现米的投入产出,其称号也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终身荣誉。基层工会组织需要不断进取,往更远的目标迈进,向更高的台阶攀登。常抓不懈、常建常新,才能永葆职工之家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