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我市全面解决企业工资历史拖欠

我市全面解决企业工资历史拖欠

        截止2007年11月底,成都市全面清理解决了企业工资历史拖欠。全市共解决企业工资历史拖欠505.38万元,涉及职工1899人,涉及企业58户。按照企业类型划分,解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历史工资拖欠259万元,占总数的51.5%,涉及职工685人,涉及企业1户;解决集体企业历史工资拖欠133.02万元,占总数的26.5%,涉及职工535人,涉及企业3户;解决其它类型企业历史工资拖欠112.36万元,占总数的22.2%,涉及职工679人,涉及企业55户。按照用工形式划分,解决城镇职工历史工资拖欠398.95万元,占总数的79.1%,涉及职工1158人,涉及企业7户;解决农民工历史工资拖欠105.53万元,占总数的20.9%,涉及职工751人,涉及企业55户;其中,解决建筑业农民工历史工资拖欠50.99万元,占农民工总数的38.9%,涉及职工699人,涉及企业18户。我市清理解决企业工资拖欠的主要措施:
        一、集中精力解决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一是明确政策界限,建立工作协调机构。今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根据国办发[2006]91号和川办发[2007]25号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工作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07]52号),明确了清欠工作的政策和任务;批准建立由市劳动保障局等15部门组成的“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企业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建立了市、县两级工作协调机制,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推动清欠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做好调查统计,明确清欠工作重点和原则。市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市国资委、市经委、市商务局、市交委、市建委、市劳动保障局等6部门和各区(市)县政府相关部门对全市企业拖欠工资情况展开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全市推进企业解决工资拖欠工作重点放在清理解决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资历史拖欠和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同时也清理解决其他企业的工资拖欠问题。此项工作根据企业隶属关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落实目标责任的原则,由国资委负责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监管企业的工资清欠工作,经委、商务局和交委分别负责本行业所属企业和已改制重组企业的工资清欠工作,建委负责建筑施工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除外)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工作。无主管部门的企业由劳动保障部门通过用人单位参加劳动保障年检和受理投诉举报开展工资清欠工作,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查处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
        三是督促指导企业对认定拖欠的工资数额建立管理台帐,制定清欠计划,建立并实行清欠情况月报制度。企业主管部门和各区(市)县督促拖欠工资的企业制定了清欠计划,并全程跟踪落实。
四是强化目标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细化清欠措施,抓紧工作落实,保证了拖欠工资的全面清欠。对清欠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报请市联席会议召集人同意,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解决。及时收集整理清欠工作信息,编印清欠工作简报,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注意把握工作力度和节奏,掌握工作方法和实际效果,有效地避免了负面影响,及时化解矛盾,既确保了工资清欠工作顺利开展,又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稳定。
        二、完善预防企业产生工资拖欠长效机制。在着力清理解决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的同时,市劳动保障局会同市建委和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等部门进一步健全了预防企业产生工资拖欠长效机制。一是实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制度。在全市定期深入开展《劳动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最低工资规定》和市政府93号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活动,提高劳动者依法维权的观念和能力。特别是对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举办了六期专题讲座,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和大部分用人单位法人代表及其人力资源部门的同志参加了培训,从源头增强了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和用人单位管理人员的知法守法意识和贯彻执行能力,确保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不受侵害。
        二是坚持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用工政策规定,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广泛推行以建筑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劳动用工和工资支付责任制,坚决纠正无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组织的违法违规用工行为。加强对建筑行业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和工资支付行为的管理与监督,将有故意拖欠、拖欠工资数额较大等不良记录的建筑施工企业纳入重点监督控制范围。实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和担保制度,从源头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目前,我市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账户163个,涉及金额1.11亿元;银行开具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函58份,涉及担保金额1.29亿元;担保公司开具的工资支付担保书810份,涉及担保金额19.06亿元。
        三是市劳动保障局会同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建立了企业工资拖欠信息统计和披露制度。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将发生工资拖欠且拒不改正的企业工资拖欠信息按规定程序提供给人民银行录入企业征信系统,在全国金融信息系统进行披露,促进企业加强自我约束,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四是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建立对各类企业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全覆盖、全方位、全动态、全过程的监督检查机制,将工资支付作为监察执法的一项重点内容。坚持开展“两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对不按规定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拖欠或克扣劳动者工资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从严处罚,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益。

                                                                                       

                                                                                   成都市劳动保障局
                                                                                             200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