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成都市妇联2008年上半年职工维权工作总结


成都市妇联2008年上半年职工维权工作总结

    2008年上半年,成都市妇联职工维权工作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思路,整合社会资源,针对新形势下职工维权出现的现实问题,特别是地震灾区妇女的就业援助工作,继续深化普法维权行动、“百万妇女就业计划”,有效地发挥出了服务妇女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机制作用,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妇女群众对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需求,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 大力开展普法和维权服务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拓展妇女法律援助工作,更加扎实地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积极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两性平等和谐发展,市妇联从2月开始组织相关专家和部分法律援助志愿者深入区市县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宣传讲座活动,目前已进行讲座67场。3月1日上午市妇联联合四川君益律师事务所于在成都市首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的法律咨询活动中为广大妇女群众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并发放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册,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和好评。
    上半年和司法局联合启动了在全市建立10个以上县级妇女儿童法律帮助基地工作,目前已经联手司法局在金牛、成华、郫县、新都、崇州完成了建立工作。县级妇女儿童法律帮助基地,将进一步方便妇女群众咨询法律,寻求帮助。3月5日下午,市妇联在成华区小龙桥社区开展了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为构建和谐四川”为主题的“法律援助惠民服务金卡”的发放仪式,向川棉厂女职工和全市19个区(市)县发放“法律援助惠民服务金卡”10000张,通过此项惠民行动,切实为我市的弱势妇女儿童、农村儿童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二、重视窗口工作,积极排忧解难
    在市妇联法律援助中心日常接待工作中,法律志愿者以服务妇女群众为己任,按照工作值班表的安排,坚持每天在市妇联法律帮助中心窗口开展工作,通过12338妇女维权热线和接待窗口耐心、热情地服务妇女群众。在接待、咨询过程中法律志愿者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热情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件来访,准确解答当事人各种法律咨询,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当途径解决问题,千方百计为妇女群众解决大量的实际困难,提供有力的法律帮助,上半年接待群众来访来电520人次,办结率98%以上。
    三、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地震灾害,市妇联时刻牵挂着受灾妇女儿童的生命安危,在第一时间就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针对灾后重建安置政策等广大灾区群众关注的问题,市妇联组织四川法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志愿者20余人在6月20日前往崇州市三郎镇开展灾后重建送法律服务活动,律师们现场为群众做了详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法律解释,建立了抗震救灾法律援助绿色,尽可能方便灾区群众,扩大灾区群众法律援助受援范围,积极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活动当天,共为受灾群众提供法律和心理咨询服务295人次,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为切实帮助灾区群众尽快转移就业,早日重建家园,我们在全市受灾区全面启动实施了“五个一”(即开展一次面对面的择业指导,推荐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提供一次专业技能培训,代办一次就业保险,提供一条龙的就业跟踪服务)的“抗震救灾就业援助服务计划”。同时,市妇联下属的女性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媒体、网络、电话等多形式积极向社会、各企业募集了很多就业岗位,并以“送心理关怀、送技能培训、送就业岗位”的“三送”就业援助活动组织工作人员和心理专家定期或定期到灾区举办专场招聘,送上就业服务联系卡及最近的用工信息,为受灾群众做心理抚慰、思想疏导和就业指导,开展免费培训、免费上岗的就业援助活动,用自己的勤劳工作传递爱心,促进灾区妇女广泛就业,快速摆脱困境。截止6月底,市妇联已联系35家企业,前往5个灾区镇的安置点,输出爱心岗位 6879 个,为 6000余名受灾群众举办了专场就业援助招聘会,有 328人填写了求职登记表,有 91人与用工单位达成意向。市妇联开展就业援助计划,送岗位到灾区这一举措得到受灾群众的欢迎和支持。

                                 成都市妇女联合会
                                      2008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