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职代会作用,调动职工积极性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会 王军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于2002年由原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成都市第二卫生防疫站、成都市健康教育所三个单位合并后组成。 2005年与卫生执法监督所分离后独立运行,2006年由三个办公区搬入现新址,现有职工317人。五年间单位经历了数次机构、人员变动。党政班子始终坚持把职代会作为与职工联系沟通的重要渠道,发挥其职工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重要职能,相信职工、依靠职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保持单位稳定,增强单位凝聚力,使单位顺利渡过改革磨合期,很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
单位成立以来,党政班子多次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委、市卫生局关于内部事务公开的文件,提高班子认识。大家认识到,单位新成立,又长期分成三片办公,职工由三个单位合在一起后,各有各的想法和担心,有一个磨合和互相认同的过程。深入推进内部事务公开,是中心构建和谐单位的内在要求,是增强职工对单位认同的的有效方式。而职工代表大会,是内部事务公开的主要渠道,是职工发挥民主权利的基本形式。通过职代会,让职工了解单位重大工作的进展及段位的基本情况,参与单位的决策,能够把班子的意图转变成职工的行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职工的凝聚力。
党、政班子认真研究中心内部事务公开工作,认为要发挥好职代会的作用,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加强党委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提高各级干部的认识;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职代会有制度上的保障;三是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加强监督。四是提高职工代表参与管理的能力。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二、完善制度,建立工作机制
2005年中心在职工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工代表大会暂行工作条例》,明确了职代会的职责、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
2006年中心在总结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化内部事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建立了内部事务公开领导小组、监督小组,明确工会为日常办事机构。
2007年,又制定下发了《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化内部事务公开工作考核评估办法》,将有关工作责任分解列表,对考核评估的内容、方法、奖惩等都做了具体规定。
以上三个文件的制定,为中心职工代表大会提供了制度上的依据和保障。
按照以上制度,我们每年召开职代会1—2次。由中心主任向大会报告单位各项任务完成情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的目标,有关部门报告中心财务收支情况、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结果、职代会提案执行情况、新中心大楼修建进展,以及工会工作和经费审查情况等事项。职工代表对中心重大事项进行审议、表决,讨论单位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有关事项写成提案交到大会。行政领导从头到尾参加,和职工一起讨论,充分听取职工意见。职代会成为职工了解单位内部事务、参与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主要阵地。
三、重视会前的沟通交流
要使职代会很好的发挥作用,在会议筹备中,会前的沟通交流不能忽视,尤其是需要提交职代会表决的重大事项更是如此。
1、 通过会前的沟通交流使大家统一认识。单位的经济管理、房屋分配、人事制度改革等事项,是职工关心的热点,单位矛盾的焦点,管理的难点。管理层和职工在认识上难免有差异。会前的沟通是方案能得到通过的关键环节。
去年初,中心决定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职工双向选择。在起草文件的同时,就通过党支部、科室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动员。文件草稿出来后,发到各科室让全体职工参加讨论。先后四次召开职工代表、中层干部座谈会进行沟通。对草稿中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反复宣传改革的目的和各项措施的意义,努力使班子和大部分职工的认识能够达成统一。并采纳了职工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对草稿进行修改。最后提交职代会表决,以63票全票同意通过。
2、充分的沟通交流能使方案的执行更加顺利。会前的讨论既是对方案的修改过程,又是宣传学习的过程。通过讨论,使每个职工都知道了方案的精神和政策依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有关措施的理由和预期的效果,使方案的基本精神被大家接受。在执行过程中,唱反调的少了,帮助做正面工作的多了,使各项改革能进行。在我们这次人事制度改革实施过程中,中心上下精心操作,每个步骤都注意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方案,工会和职工代表参与评审和监督,整个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3、 使决策过程更科学。经过会前的沟通,对众多的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方案的利弊作了多方比较,使班子在认识上更加深化,最后的决策更加切合实际。
5、 增强了职工代表的主人翁意识。在讨论中了解了有关方针政策和单位的实际情况,站在全中心的高度认真审视方案,使大家在认识上得到一次升华。代表科室参加座谈会,并且在职代会上郑重投下自己的一票,决定方案的取舍,使大家感受到了自己对职工,对单位的责任和使命。
近几年我们先后就“经济管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职工全员双向选择”等九个文件提请职代会表决,无论事先分歧多大,争论多么激烈,每次都以90%以上的赞成票通过。
四、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
实行内部事务公开,使职代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是重要条件。只有职工代表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正确的审议和讨论行政提交的问题,才能有效的参政议政,才能促进单位的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达到推进内部事务公开的目的。
我们先后组织职工代表学习《工会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传达学习上级和中心关于内部事务公开的有关文件,组织“怎样履行职工代表职责”、“做一个爱岗敬业的职工”讲座,通报中心有关工作情况等。
在职代会以及各种座谈会上,我们反复强调职工代表是全中心职工利益的代表,而不仅是科室利益的代表。引导大家树立只有单位兴旺个人才有前途的观念,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要求大家看问题一定要站在全中心的高度,而不能仅站在小集体利益的角度,一定要从职工的长远利益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对于职代会的建设,我们不只考虑如何将会开成,还要考虑如何将队伍建设好。通过这些工作,使职工代表拓宽视野,增强法制意识,树立全局关观念。争取让职工作一届职工代表,如同进一次培训班,得到一次提高。
五、取得的成效
推动了内部事务公开工作,干部职工的“公开”意识增强。现各职能科室对自己的工作,能够主动的运用各种适当的途径予以公开。如人事方面的职称、工资晋升,评选各类先进;科教方面的科研课题招标工作安排,中标课题的情况,科研课题、论文获奖情况;总务后勤的仪器设备开标及招标结果等等。这些工作不光公布结果,从工作计划到实施情况,整个过程都予以公布。科室内部事务公开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大多数科室主任逐步树立了民主管理的观念,科室管理得到大多数职工的认可。
职工队伍保持了稳定。虽然中心长期分成三片办公,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职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对新单位的认同感不断提高,单位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保证了中心重大任务和日常工作的完成。
促进了各项工作。中心职工先后完成了抗击“非典”、扑灭霍乱、痢疾等疫情,处理一百多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任务,开展了能力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建设、优质服务行风建设,推进了中层干部竞聘、职工岗位双向选择、人才培养等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增强了单位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单位的社会形象。
中心连年获得市卫生局的目标先进单位,应急工作、科研教育、计划免疫、急性传染病控制、慢性病防治等单项工作被评为省、市先进;中心领导班子被局党组评为“四好”活动先进集体;中心被成都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集体,被省文明委确认为省级文明单位;中心党委被评为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心工会先后被省、市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与兄弟单位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继续努力工作,积极参与单位的各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鼓足干劲。结合单位实际,努力加强能力建设,为开创疾控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